首页 > 玄幻小说 > 七零年代青云路 > 第41章 第 41 章

第41章 第 41 章(2/3)

目录

“不用破费了。”

李英英嗔道:“这么多年不见,总不好让我空着手上门吧?”

她在宋恂身上一直找不到突破口,两人聊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而且地点仅限于办公室。

想去家里找他吧,还总有个记仇又讨人厌的项前进在其中瞎搅和。

这次两人一起来省城,是个难得的好机会。

一直与这个不解风情的工作狂说不通,她就想曲线救国从工作狂的亲妈那里入手。

这会儿宋家还没下放呢,孟阿姨肯定也着急宋恂的婚姻大事,毕竟他年纪也不小了嘛。

自己的家庭条件差强人意,虽然比不上宋家,但比下有余,总比娶个乡下村姑强吧?

何况他们如今在一起工作,她又当上了副厂长,再加上两家从前的那点交情,她算是目前最适合宋恂的妻子人选了。

孟阿姨自然也能看明白这一点。

“她最近挺忙,未必有时间招待咱们。”怕对方误会,宋恂又补充,“这次回省城,我根本就没打算回家。”

他父母还在闹离婚,家里那个乱糟糟的情况并不适合让客人登门。

见她还想继续游说自己,宋恂打断道:“我这边的工作还挺多的,你要是没什么事,就别去逛百货商店了。还是先帮我干活吧!”

李英英:“……”

这个工作狂!

“你去把何旭也叫过来,咱们开个小会。”

……

人都到齐后,宋恂将从小赵那里借来的资料分发给二人。

“广交会的参展报名马上截止,咱们只有三天时间。这是近三年,广交会上各种水产品的成交记录和客商的详细资料。咱们一人一本,从中找出几样产品……”

“宋主任,找什么产品啊?”何旭还昏头昏脑的。

宋恂给他们划定范围——

第一,瑶水附近几个大渔场盛产的;

第二,只需要简单粗加工的;

第三,成交价格高,成交量低的。

听闻宋恂也想参加广交会,李英英顿时觉得两人心有灵犀想到一块儿去了。

她语气兴奋地说:“只要咱们的产品被摆上广交会的展台,那身价立马就不一样了!即便没有电影摄制组的宣传,咱们‘瑶水村’牌的产品,也能在国内畅销!”

她把拜访孟阿姨的事暂时放下,将自己在出口公司打听到的消息告知宋恂。

“我去房沿儿下排队的人群里问了,那些工厂的规模都比咱们的大,但是基本都是生产单一品种产品的。比如挂面厂的,他们常年只生产同一种挂面,这种工厂就不被外贸单位看好。据说被选入交易团名单的,至少得拿得出四样产品,否则就是浪费名额。”

宋恂点头表示了解,便打开自己那一沓资料专心研究了起来。

看到其中一页时,他反复翻看了好几遍,才迟疑地问:“瑶水那边有虎文蛤吗?”

“有,不过没人吃虎文蛤肉。”何旭答。

他老家是隔壁胜利公社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与瑶水差不多。

李英英也说:“瑶水村附近的虎文蛤其实还挺多的,但是当地社员都不喜欢吃。我记得前两年有个市里的日化厂来瑶水收购虎文蛤的壳,用作蛤蜊油的包装壳。社员们将文蛤去壳以后,剩下的蛤蜊肉全沤成肥料了,根本没人吃。”

宋恂将那页字迹有些模糊的记录,推给他们确认:“这里写的是虎文蛤吧?”

“是。”何旭盯着虎文蛤的出口价格看,也有些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玩意儿居然能卖两百块一公斤?”

宋恂:“是两百日元一公斤。折合人民币一块六,平均每斤八毛,比对虾的收购价还贵。”

李英英翻到下一页,纠正道:“活的虎文蛤才值这个价,死的只有八十日元,折合每斤三毛二。”

“蛤蜊其实很好养的。”何旭搓搓手说,“把捕回来的文蛤放在筐子里,浸泡在海水中,十来天都死不了。咱们那边这玩意儿多得是,完全可以发动社员暂养虎文蛤,到时候如果能签下来活蛤的订单,咱们就赚大发了?”

“即便再多,也多不到以吨计算吧?”宋恂有些犹豫。

这东西毕竟不是人工养殖的,产量很不好把握。

他在心里快速合计一番,一吨活文蛤能卖八百块,价格高,但是没有捕鱼方便。

船队出海捞一网鱼回来,也有上千块的收入了。

不过,相比于其他水产来说,活文蛤的成交量很低。说明往年的活文蛤一直是稀缺产品。

物以稀为贵,可以将活文蛤列入他们的产品名单,作为参加广交会的其中一块敲门砖。

何旭替他出了一个主意:“如果瑶水村的文蛤产量不够,可以去附近其他的生产队收购。咱们这片海域的文蛤很多的。要是收购的多,还可以请水产研究所的研究员帮咱们想一个能长期暂养的办法,最起码得能活上半个月吧?”

宋恂将虎文蛤记在了自己的小本子上。

三人呆在房间里看了一下午的资料,除了一个虎文蛤,宋恂再没看到什么适合他们瑶水加工生产的项目。

“你们那边有什么收获吗?”

李英英放下厚厚一沓资料,捏了捏鼻梁说:“有是有,就是觉得有点麻烦。这几年的海蜇皮在出口市场上似乎很受欢迎,价格也挺高。但是这东西与虎文蛤不同,还需要晾晒。大瓦房是从没晒过海蜇皮的,咱们只能从社员手里收购,可是瑶水社员晾晒的海蜇皮都是自家吃的,根本不够出口的。”

宋恂与何旭异口同声道:“去其他生产队收购!”

李英英:“……”

行吧,好好的渔业公司当起了二道贩子。

“我这里也有一个发现!银鱼在日本算是高级珍味品,你看这里,”何旭唰唰翻着书页,指着一行小字给宋恂看,“不知是谁这么促狭,哈哈哈,在银鱼的备注栏里写着‘太贵了,只敢在烧汤的时候放几条意思意思’。哎呀,还是咱社会主义好呀!我家里常年晾晒银鱼,那么小的鱼都没人乐意吃!人家却只敢意思意思!哈哈哈!”

宋恂听他发表了一通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他国人民的感慨,瞄一眼手表,便起身往外走。

“哎,宋主任,你干嘛去?”

“现在才六点钟,我给大瓦房打个电话,让人带上这几样东西,坐今晚的夜船来省城。”

*

次日上午,接过吴科学送来的样品,宋恂也成为了在出口公司房沿儿下排队的一员。

不过,他与队伍中的其他人不同,背包里的东西极其丰富,鼓鼓囊囊的。

除了他要求的那几样,吴科学还给他带来了社员们自己晾晒的黄鱼片、墨鱼片、虾干和蟹米。

而且,与上次那些土特产不同。

这次的产品是有外包装的!

贾红梅组织了几个工人,给这些东西套上了塑料包装袋,还贴上了商标。

虽然还是小作坊做派,但是产品包装好以后,看上去漂亮了不少,还挺上档次的。

宋恂就是凭着这些包装好的粗加工水产品,以及何旭帮他列出的一串茄汁、油浸、烟熏、酱油口味的鱼罐头产品名单,拿下了一张广交会的参展门票。

……

返回瑶水以后,他又开始针对两个月之后的广交会布置任务。

这次给出口公司提供的产品名单中,有好几种产品都是需要生产队帮忙的。

所以,宋恂放下手里的其他事,先去大队部找上了贾支书和项队长。

对于渔业公司想从社员手里收购干货的事,生产队两巨头都挺支持。

能趁机让社员们多攒一些活钱儿,这是个双方得益的事。

不过,人家还没搞明白自家产品的去向问题。

“这个广交会是干啥的?”贾支书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