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三科联考(2/3)
既然不能指望用人来解决问题,那就只有用制度来解决问题了,科举试点,看现在这个样子应该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了。
“本公子明白了,既然这样,那就让本公子来拯救你吧。”胡亥说道:“这几天我们要在这里研究科举政策的制定,百里大人你也参与进来。
至于其他的政务,你就去推掉一些,有本公子在这里,而且这个命令乃是陛下下达的,你这样做别人不会说什么的。”
百里守当即拱手说道:“下官多谢公子能够体谅难处,下官一定竭尽所能,帮公子指定好这科举政策。”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面,胡亥就带着自己的人马在这里一起指定新的科举政策,百里守作为本地的太守,对本地情况是最为熟悉,他的意见,也给胡亥帮到了不少忙。
这一次,胡亥指定的所谓科举,跟后世历史上出现的所谓科举,其实有很大的不同。
胡亥所创立的科举制度,分了更多的科目,对于想要任职行政岗位的人员,除了各种学说之外,还要考察一些政务实物的见解,免得搞来一帮只懂得百家典籍的两脚书橱。
除此之外,胡亥还开设了军事科、技术科等不同的科目。
所谓军事科,考察战场指挥,战术应用,技术科则考察各种不同的技术技能,可以是现实生产之中的经验技能,也可以是各种典籍之中记载的技术知识。
也就是说,胡亥所设定的科举制度,是以‘军、政、技’三方面来考察人才,真正追求的就是四个字,真才实学。
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够顺利的通过这种选拔考试。
“考虑到咱们之前没有搞过这种考试,在考试之前,我们可以划定考试范围,推出一些资料,在通过了理论考试之后,还有模拟实践环节,然后就是由你百里守大人和本公子,加上你我共同认定的评判组,一同进行面试评判。
最终通过了考试的人员,就可以认定为候选官员,这些人都要被派到最底层去,进行三个月到一年的见习,我们要的是能干实事的官员,而不是那种只会坐在官署衙门里面作威作福的官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