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 三刷回到山顶洞?(3/4)
跟着换左手,再接着左手扣圈足,右手五指逮着内外壁转圈。
这是在测试碗的厚薄,同时也在感受碗的材质和釉水。
这种手法在各个鉴定师里属于通用级。能感受到什么程度就得看自己的水平。
接下来陈彦杰举着碗和视线平齐看碗的规整度,再看碗的釉面和画工。
这时候的陈彦杰已经用上了高倍放大镜。除去看画工和釉面,还看那几个红戳内容和用料。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考验鉴定师技术的一步。
现在西方鉴定师们又发明了一种全新的鉴定方法,那就是利用高倍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瓷器胎质的紧闭度。
从宋朝开始,神州官窑瓷器胎泥越来越好,在塑胎之后,胎泥分子结合密实,覆盖在胎泥上的釉面也了加厚。
在烧制的过程中,没有晒干的胎泥水分子会在高温之下挥发浸入釉面形成了一个个只有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才能看到的气泡。
这,就是最近两年来鉴定瓷器的大杀器。
死亡气泡!
这种鉴定方法,国内只是听说极少有人实践。更别说大规模运用。
虽然改开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在现阶段,神州鉴定师们的鉴定手法还是遵循老祖辈传来的规矩,多看多摸多学。
而国外白皮们早就实践加经验外加科技多管齐下。
这就是差距!
死亡气泡看完,基本上就能确认东西的年代真伪。
不过陈彦杰还是将图碗翻过来看底款。
蓝色青花方框四字款。
“乾隆年制!”
底款也是辨认瓷器真伪的最重要标志。尤其是官窑款的精品瓷器。那都是由专人书写,现代人基本造不了假。
当陈彦杰将图碗再次翻过来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的鉴定结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