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194 吾往矣!(二合一)

194 吾往矣!(二合一)(3/3)

目录

“回陛下,老臣认为少司空(工部侍郎)之言可行,沈修撰确实在各方面为不二人选。”

什么?

听到杨溥这句话,成国公朱勇满脸的不可思议。

王振的陷害之心,可谓路人皆知。沈忆宸再怎么说,也是走科举之路上来的文官,你杨溥身为文官之首,却帮助阉党为虎作伥?

面对朱勇这震惊神情,杨溥细不可闻的叹了口气,他很欣赏沈忆宸的公心大义跟才华,但此时除了惋惜之情外,却别无选择!

原因很简单,勋戚集团的出面站队沈忆宸,不单单是王振感到忌惮,文官集团更为担忧。

对于文官集团而言,宦官王振再怎么权势滔天,也不过是一时瑜亮,终究有衰败的时候。而沈忆宸所代表的勋戚集团一旦登场,武人治国将天下大乱,征战不休!

两害相较取其轻,王振属于可控的范畴,武人却不可控。

终明一朝,文官对于武官的防范,都要远甚于宦官。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决策也不能说是错误。王振、刘瑾、魏忠贤等等权阉,权势巅峰期相加起来,也不过才二十来年,一代文官都熬不死。

但武人要是掌权了,越到王朝末期就越无法控制,最终将各种藩镇割据,文官彻底沦为附庸。

王振、杨溥的支持,让朱祁镇心中都天秤出现了一边倒的倾斜。

思索了一会儿,朱祁镇最终把目光放在了沈忆宸身上,朝着他问道:“沈爱卿,你愿意去山东之地,治理黄河水患吗?”

对于这个问题,朱祁镇心中其实是有答案的,估计任何一名前途似锦的翰林新秀,都不愿意外放为官。

如果沈忆宸要是开口拒绝的话,朱祁镇也不会勉强,毕竟这种事情没到非他不可的地步,徐珵同样可以替代。

而王振听到这声询问,内心可谓是满满心惊,自己冒着公然干政的风险进言,再加上内阁首辅杨溥的附议,居然还不足以让皇帝下定决心。

什么时候开始,沈忆宸在皇帝心中,已经有了如此重的份量?

还好自己选择今日出手,如若再让此子成长一些时日,恐成大患!

同时文华殿内群臣,也把目光望了沈忆宸,皇帝算是给了他一个拒绝的机会,此子真是圣眷优渥,让人心生羡慕。

“臣愿往!”

这下不仅仅是成国公朱勇满脸震惊了,文华殿内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甚至就连王振,都没有想到沈忆宸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往山东治水。

这小子是疯了吗,摆明陷害的火坑也去跳,以往的聪慧跟圆滑呢?

“沈爱卿,你考虑清楚了吗?”

朱祁镇都有些不可思议,他已经抱着最大的私心,给了沈忆宸一个拒绝的机会,没想到对方却选择了答应。

“回陛下,臣考虑清楚了,愿往!”

当初在镇江府运河畔,面对流民孩童天真的话语,沈忆宸询问过自己。

如果自己有一天做到了掌控权利巅峰,不再居于人下,是否就真的圆满了呢?

当时的沈忆宸说过,要是有一日真能做了大官,定当以天下为己任,不再让百姓流离失所。

现在这道选择题,就摆在了沈忆宸的面前。是继续为了权势不管不顾的前行,还是前往山东治水拯救千万百姓,不再让他们流离失所,易子而食?

曾经的沈忆宸可能会犹豫,但如今卷入到于谦之事后,让他想明白了很多东西。

于谦天生是一个英雄吗?

他在大明存亡之际,选择以文官掌武事,身披铠甲站上京师九门力战,想的是日后升官荣华富贵吗?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当时的大明精锐全军覆没,京师人心惶惶。更有先宋的前车之鉴,一旦蒙古铁骑攻破京师,千万百姓将惨死在屠刀之下!

相反南迁应天府,别的不说保命至少没问题,照样能歌舞升平、灯红酒绿,何必要做这种玩命事情,最后反被朱祁镇猜忌而冤杀。

除了于谦外,岳武穆、文天祥等人,他们同样能安稳享乐一生,为何要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承担天下兴亡的重责?

时势造英雄,而英雄本身就在做着异于常人的事情!

沈忆宸不敢自诩这些英雄,但他同样有着自己的心中坚持。重活一世与其天天空谈什么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不如踏踏实实为天下苍生做一点实事。

山东之地黄河水患,这个时代任何人去都没用,哪怕徐珵也不可能做的比自己更好。如若无法改变天下大势,至少做到了护得浮世一隅,这就是沈忆宸目前的信念。

虽千万人,吾往矣!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