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弹劾洛阳令(2/4)
在古代,利用职权进行受贿、向下属官员及辖区内地百姓索要财物和监守自盗被称为受所监临;而行贿被称为赇。
对于这类违法行为,律法中都有详细的处罚规定,基本上都是判杖刑、徒刑和流刑。
一道奏章很快被许霖写完,他拿着奏章来找左肃政大夫蹇味道。
“大夫,在忙着呢?”许霖向蹇味道行礼。
蹇味道抬头一看,放下笔惊讶道:“许御史,痊愈了?”
“多谢蹇大夫关怀挂念,下官痊愈了!”
“这就好,这就好啊!对了,你找老夫有事!”蹇味道问。
许霖从大袖中掏出奏章递过去:“下官写了一道奏章,还请大夫画押!”
这里说的画押可不是指囚犯签字画押,是署名。
按照规定,弹劾五品及以上官员、大臣,侍御史的弹劾奏章要有御使大夫或御史中丞的画押,采用弹劾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露章面劾和封章奏劾。
所谓露章面劾,简称面参或仗弹,就是在朝堂之上当着百官的面,当众弹劾,宣读弹文。
这种弹劾方式一般是不到鱼死网破的时候一般不会用,因为这种方式隐私性太差,负责弹劾的御史官员直接暴露在百官面前,危险性太高,不过它的震慑性大、影响力大,皇帝要当场作出处置。
还有一种弹劾方式成称为封章奏劾,就是以奏章的形式弹劾送到皇帝的御案上,监察御史一般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因为他们的官阶太低,基本上没有上朝堂的议事的资格。
这种弹劾方式隐秘性强,消息不会扩散得很快,对御史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个方式也给了皇帝一定考虑的时间,不必在朝堂上当场做出处置,皇帝如果不想处罚被弹劾的官员,可以把奏章留中不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