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谋划里应外合(4/4)
“我会亲率铁骑,玄机二营接应。”
“今晚四更整装备战,五更准时进军,不得有误。”
随着秦烈一声令下,众将轰然而起:“谨遵大将军军令。”
深夜,南离大将军石宝,巡视完各门防务,这才回到东门内的营地休息。
这一天,他是真得筋疲力尽,杭州四城,却有十六座大小城门,虽然东、北是旱路大门,南边是只有一门通陆路,西门更是紧邻大湖,根本无法展开兵势。
但现在城中只有两万人马,军心浮动,守将更是各怀心思,若不能上下一心,这城池迟早要守不住。
“国事艰难啊。”石宝躺在床上,不由叹了口气。
石宝算是第一批跟方腊起义的人,但他却不是睦州人,而是宣州人氏,出身宣纸生产之家的石宝,从小便允文允武。
但因为商贾身份问题,他并没有参加科举,长大之后便一直往返睦州、歙州、宣州、杭州等待各地,经营着祖传的宣纸生意。
恰逢方腊在睦州起义,当时被滞留在分水县城内的石宝,在方腊攻打分水县城的时候,还被县衙拉了民夫,参与过守城之战。
后来分水城破,石宝因为年少的时候,习得一身刀法,又因为天神神力,而使得一手流星锤,从而被方腊器重,逐渐提拔为手下得力干将。
说实在石宝骨子里还是有文人气节的,对于大宋朝廷也有认可度,并非如方腊那般,被朱勔兴起的花石纲逼得没活路。
不过既然走到这一步,石宝也没有背叛方腊和方天定之意,在他看来,作为臣子,就该是义胆忠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