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官家(2/4)
“你这老东西,还越说越来劲儿了!”赵恒瞪了刘承珪一眼,笑着打断,“大冬天,哪来的雷声?那分明是皇城司的儿郎们,在试验李都监派人送回来的火药配方?皇城司就归你管,你这老东西,别告诉朕你不知道!”
“圣上明鉴,老奴当然知道是火药爆炸声。可是,那些装神弄鬼的红莲教歹人,未必知道啊。”刘承珪又躬了下身,脸上笑容愈发的谄媚,“您想想,他们正在装神弄鬼,欺骗百姓之际。忽然听到天雷阵阵,肯定三魂六魄都吓没了,哪里还哄得了人!”
“他们连造反都敢,胆子怎么会那么小?”赵恒又瞪了他一眼,低声反驳。
然而,随即又摇头长叹,“希望如此吧,他们听到雷声,能吓得任何骗术都施展不出。唉,朕本以为,答应了李继迁议和之后,永兴军路那边能有几天时间休养生息,谁料想,红莲教的妖人,又跳了出来!”
“疥癣之疾而已,圣上不必挂怀!”刘承珪蹲下身子,一边亲手收拾地上的碎瓷片和茶叶,一边笑着安慰。
“希望如此吧!”赵恒又叹口气,眉宇之间的忧虑,始终聚而不散。
几个小太监和宫女,到了此刻,才壮着胆子上前,七手八脚地帮助刘承珪将碎瓷片和茶叶收进木制的簸箕里。然后又快速取来新的杯子,重新为赵恒倒满茶水。
大宋官家肚子里的无名业火,已经被刘承珪化解掉了一大半儿。因此,也没心思再找太监和宫女们撒气。
端起新换过的茶杯,他轻轻抿了几口浓茶,然后柔声吩咐,“好了,让他们忙碌,你年纪大了,以后这种事情,就别亲自动手了。”
“谢圣上挂怀,老奴愿意亲自动手伺候圣上。每天不在圣上身边干点儿活,老奴心里头就不踏实!”刘承珪笑呵呵地站起身,拱着手解释。
“那你有空,就去替朕看看,火药配制得怎么样了?具体威力如何?然后顺便吩咐皇城司的儿郎们,以后试用火药的时候,去远的地方,不要总是在金明池那边折腾。”赵恒知道,能跟在自己身边伺候,对刘承珪意味着权力和信任,所以,笑了笑,继续吩咐。
同为大宋皇家看中的细作机构,皇城司的人员选择,却远不同于控鹤司。
其内部,乃是清一色的太监。所以,素得赵恒信任。一些神兵利器,最早也由皇城司秘密试验过了,才会决定是否配备到军队当中。
火药的配方,由镇戎军都监李继和派八百里加急,送到赵恒案头之后。他一直安排皇城司在试制。包括火药的一些具体应用,也是由皇城司来负责摸索。
而刘承珪作为赵恒的绝对心腹,一直负责皇城司。此人不但有眼色,干正事也是一把好手。听了赵恒的吩咐,立刻笑着向他汇报:“启禀圣上,火药按照李都监送回来的秘方,冒毒烟的和不冒毒烟的,已经各自配制了三千多斤。火药箭,也造了五百多支。奴婢下午时去看过一次,一直没来得及跟圣上汇报。”
“已经配制了这么多?试过威力了么?”赵恒反正也没心思再批阅奏折,干脆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火药上。
“试过了火药箭,的确如李都监所说的那样,几十支火药箭齐射,没有任何战马不被吓得东奔西窜!”刘承珪想了想,压低了声音补充,“事关重大,老奴没敢让人找太多的马匹来试。但是,老奴相信,李都监在信中说的都是真的。此物如果使用得当,无论是党项鹞子,还是辽国骑兵,今后都很难再向我大宋军阵,策马冲锋!”
“真的?”赵恒喜出望外,瞬间忘记了先前的烦恼,“如果那样,朕,朕就不用再担心李继和言而无信了。”
“老奴从禁军那边,借了一百匹最好的战马。火药箭只发she第一轮,就把所有战马都吓破了胆子。无论马夫如何招呼,都无法让其再服从命令!”刘承珪拱起手,正色回应,“更多火药箭和马匹,老奴没敢试。总觉得如此镇国利器,总得等官家哪天有空了,亲自到郊外画个地方,看上几眼才好!”
“嗯,你想得周到!”赵恒欣赏的,就是刘承珪这份谨慎,笑了笑,低声夸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