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大明福星) >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万邦来贡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万邦来贡(2/4)

目录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定睛,只感觉头皮发麻,一时无法作答。

反倒是当事人汤和,不惊不忧,坦然道:“陛下说是汤和说的,就是汤和说的,不论怎样,事实就是如此,九大塞王,同其他诸王。”

“丰衣足食,不事生产,现在必须啊只有二十多个儿子,却已经有了一百多个孙子,再过五代人,陛下的子孙,还不过万?”

汤和越说,朱元璋的脸色就越黑,弄得一旁的蓝玉,都跟着提心吊胆的拉了一下汤和的手臂。

许是汤和年纪大了,真的不怕死了,开口喊道:“若是有一日,陛下的子孙达到十万,数十万之数,试问陛下,藩王的俸禄,将军的俸禄,朝廷是否还给得起?”

朱元璋微微蹙眉,对一旁的蓝玉呵斥道:“别拉着他,让他继续说!”

蓝玉闻言,不敢再有小动作,呆呆的站在一边,眼中尽是担忧的看着汤和。

反倒是汤和开口说道:“我要说的都说完了,陛下要是认为不好听,或是陛下不爱听,那就杀了我就是了!”

原本在朱标病倒后,汤和就知道事情要乱,便同朱元璋说过告老还乡的事情,但是奈何,朱元璋不同意。

而因为方世玉以天雷王以及帝师的身份,掌管东宫詹事府,日临群臣,处理政务,许多昔日朱标旧臣,对方世玉也是极为拥护。

看见方世玉还能守得住这些老臣,汤和这才放弃了告老还乡的念头,但他万万没想到,今天竟然会在御花园,发生这种事情,

黑着脸的朱元璋,见汤和说到这里,突然笑了笑道:“二弟啊,你错怪哥哥了,我们一起打天下的,难道你不知道,创业维艰,当初在滁州,多艰难的形势。”

“我们没有世家的支持,没有渔轮的帮助,缺钱少粮。”

“大明王朝,立足未稳,北疆又刚刚收复,当年还有徐达能镇守北疆,封王也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今天下安宁,四海升平,九大塞王也存在十多年时间了,是该动一动了。”

“你们这些老家伙,拿个主意吧!”

朱元璋看着汤和,詹徽,李原名,能在朱元璋口中被称为老家伙的,也只有这三人了。

蓝玉,常茂,那都是小一辈的。

蓝玉还能稍大些,是常茂的亲娘舅,只不过在朱元璋面前,他还是年轻的。

李原名目光一凝,想起当初因为阻止朱元璋封王,而被摔死的好友,心中一阵凄凉。

朱元璋道:“是啊,咱不单单是要削藩,还要迁都!”

霎时间,众人纷纷以惊骇的目光看向朱元璋道:“迁都??”

“没错,咱已经定下来了,明年开始,全力营建新都,洪武二十七年,都城迁往北方。”

“至于说应天,降为陪都,改称南京,除锦衣卫衙门,只留应天府尹,负责收纳储存南方赋税。”

朱元璋这句话,好似一道晴天霹雳。

宛如九霄惊雷般,落在了他们的身上。

一个个瞪大眼睛,等待着朱元璋继续说下去!

.......

奉天殿外,巨大的广场上,依然是人头赞赞,欢声笑

奉天殿内,方世玉坐在首位,两旁入席皆是大明小一辈的勋贵,而这个时候,外边的太监喊了一声道:“召各国使臣,依次拜见!

公鸭嗓音还未落下,一行人出现在奉天殿内。

“哪里的使者?”

方世玉坐在上首,语气平淡。

“下臣暹罗国使臣,恭祝天朝大皇帝陛下,天命永固,万寿无疆!’

暹罗国使臣并没有去看坐在位置上的是谁。

按照大明的外交制度,外邦使臣入京朝贡,献上贡品,皇帝不让抬头,他是不可以看见皇帝的。

而这些番邦使臣,虽多来往大明朝贡,但按照往例,两年一朝,三年一贡。

今年老朱头要搞大事情,自然要把这些外邦都安抚好

不然的话,这些外邦是很难同时出现在大明朝贡。

“献上暹罗王洪武二十六年朝贡品:苏木三万斤、胡椒四万斤、降香十七万斤贡象五十,奴八十!。请圣君收下!”

暹罗使臣说罢,方世玉开口道:“圣君不在,贡品天朝便收下了,这些贡品,孤甚喜,按照惯例,当倍反之!”

方世玉说话,众臣心中忧虑不已,如果倍反之,那就是要按照价格,双倍返还给暹罗。大明朝廷又不是傻子。

怎么可能会做这种赔本买卖。

真实的朝贡,能得到翻倍返还的,都是皇帝对贡品非常喜欢,而返还的数额如果超过了朝廷设定的数值,多出部分是要皇帝自掏腰包赠与的。

所以说,来大明朝贡,用他们的礼物,在大明朝廷得到翻倍奖励,整个明朝几百年,也没发生过几次这种事情。

而真正让这些番邦愿意来朝贡的,也不是因为翻倍的奖励,而是大明的贸易限制政策,海禁政策。

外邦想要在大明买东西,置办物资,要有朝廷的堪合,你的贡品皇帝满意,你得到的堪合就会比以往多,比其他番邦多。

你就可以从大明买走更多的东西,从而获得高昂的利润。

绝非后世流传的,朝廷为了颜面,做这种没有半点实质意义,赔本赚吆喝的朝贡买卖。

赵勉拳头在袖子中攥紧。

作为户部尚书,主管中央财政,今夕年会,朝贡国一拥而上,拿着这些东西来大明,反而朱元璋还要方世玉来主持。

这都不算什么,最恐怖的是,方世玉说要按倍反之。

一家如此,两家如此,万一方世玉玩的开心了,全部这么搞,那大明财政还活不活了?户部国库还要不要了?

“然,洪武二十二年起,天朝内部除旧迎新,数年来,募兵百万,朝廷开支甚巨,孤却不能一意孤行。”

“此间贡品,朝廷收下,按贡品数量,折堪合赠与,视作朝廷返还。”

“准暹罗于应天,采购茶,盐,丝绸,总额不超过三十万两白银!”

方世玉神色淡然,丝毫没有提及要返还给暹罗什么东西,不过单单他口中说的堪合可采购物品同总额度。

无论这暹罗在应天府采购这三样中的任何一个,带回暹罗,其价值至少可以让他在这次朝贡中,赚取三倍乃至五倍的利润。

而大明?没有半点亏损,得了暹罗的贡品,得了主国的名义,得了暹罗在应天采购留下的金银。

“叩谢天朝圣君陛下!”

暹罗使臣恭敬的将脑袋放磕在地板砖上。

“下去饮酒吧!”方世玉示意一声,暹罗使臣低着头,在小太监的遮挡下,离开了奉天殿,自始至终,他没有见到方世玉的模样。

“辽东李将军使臣,叩拜天朝天雷王殿下,祝天雷王殿下,万载呈祥,阴阳交融。”

“还请殿下,为吾国赐名,以安吾境军民之心,以体天朝宽宏之德,吾国羸弱,诚愿世代拱卫天朝!”

“为天朝之藩篱!”

李成桂的使者躬身在奉天殿内跪拜着。

却是方世玉,心中迟疑不决,这李成桂对大明的了解还是有一些的。

竟然知道天雷王这个名号?

只是方世玉不知道的是,辽东半岛,东瀛诸地,都知道天朝大明的天雷王。

当初在朝日海峡开始沿着东瀛的西海岸狂轰滥炸,不计成本的打击东瀛沿海,数百艘战舰,让东瀛的水师不敢出港。

天雷王,早已经成了东瀛武士最为憎恶的人。

方世玉道:“洪武大帝已言,朝鲜既是古称,便不好定为和宁,又如朝日鲜明,意同大明万世同邦。”

“来人,赐朝鲜国王李成桂,以王册,铁券,印玺!”

一旁的小太监早就准备好了朱元璋留给李成桂的见面礼,双手端着,三样东西悉数送到了眼前的使臣手中。

那使臣拿在手中端详片刻,心中欢喜,开口道:“朝鲜王愿与天朝,永世修好,再无边疆战火之祸!”

“谢天雷王赐印!”

李成桂为什么会篡位?他的经历实则同赵匡胤没有太大差别。

赵匡胤是忽悠柴氏孤儿寡母,领兵出征,陈桥兵变,继而黄袍加身。

李成桂则不然,高丽王让他出兵,寄希望于将高丽的领土,重新推到鸭绿江,甚至跨过鸭绿江,夺取大明在辽东的诸多地域。

然后,李成桂领兵出征了。

只是他还没有走出朝鲜地界,转身便造反了。

李成桂心里清楚的很,朝鲜撮尔小国,以他们的后勤力量,补给能力,将士战斗水平,根本不可能是如日中天的明军对手。

事实也证明,李成桂的选择是对的。

就他手底下那几个歪瓜裂枣,五六万兵马,大明在辽东驻扎二十万常备军,灭他还不容易?.

“朝鲜第一次朝贡我朝,带来了何物?”

方世玉见该给的东西也给了,礼节做到了,大明也承认李成桂在朝鲜的统治地位。

这自然就应该切入主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