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大明福星) > 第二百一十六章 冒蓝火的加特林?

第二百一十六章 冒蓝火的加特林?(4/4)

目录

随着太监奸细的声音响起,朱元璋当即起身离开,底下的官员也不由得纷纷松了口气。

朱标赶紧追上了朱元璋。

“父皇,新政若是执意推广下去,不会出事吗?商贾的税是不是有点太高了?我担心......”

朱标愣是想不通,怎么方世玉一走,朱元璋脸上就再也没怎么见过笑容了,办起事来,那叫一个铁血手段,不服就砍了!

一个不服砍一个,一对不服砍一双!

最让朱标意外的是,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亲自下令,天下卫所,以总旗为底限,每三年调任一次。

同时裁撤八十万八军,随后又招募五十万新军,被裁撤的八十万大军不说,这五十万新军则只是预备役,服役期限仅为五年,可领朝廷的饷银,但是却不从事生产。随同正规军队,一起操练。

这还不算啥,朱元璋更是大规模征集工匠,甚至不惜搬空内帑跟国库,大力发展科技,克服无数困难,大规模生产一种全新的火器。

这种火器,被朱元璋命名为燧发枪。

但可惜的是,将近一年时间了,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财力,这燧发枪的进展,依旧是极为缓慢的。

乾清宫!

朱元璋坐在软榻上,盯着墙上的东西看着,那是一把枪,大明锻造的第一把燧发枪,实际上,它还算不上是燧发枪,他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把shǒu • qiāng。

却又比shǒu • qiāng长了几寸,但却依旧未能达到燧发枪的程度。

而历史上,燧发枪的出现,还要再过一百多年,是出生在枪炮工匠、锁匠和钟表匠家庭的法国人马汉发明,在转轮火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取掉了发条钢轮,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

燧发枪正式大规模配备,则要更晚了,还要再过三四百年,直到十七世纪,欧洲军队才开始大规模配备,直到十九世纪,才逐渐被更先进的火器取代了。

如今虽然有了方世玉提供的一些思路跟图纸,但是朱元璋想直接从火铳跳过转轮火枪,发明燧发枪,难度自然可想而知。

“标儿,你觉得,如今的大明,强大吗?”

朱元璋缓缓走到墙边,伸手取下墙上挂着这把枪,枪里没有子弹,朱元璋最近却是爱不释手,每日都要把玩一番。

朱标闻言,却是愣了一下。

老爹咋回事啊?

但还是恭敬回到:“爹,您如今威加四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曾经不可一世的元帝国,在大明军队面前,也是土崩瓦解,不堪一击。”

“大明如今登记在册的人口已多达数千万,并仍在以极其夸张的速度继续增长着。您推广执行的新政,更是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大明的人口只会越来越多。”

“因此,儿臣认为,大明如今强大,很强大,而且会越来越强大!”

朱标一脸自豪。

亲眼看着大明日益强大,他也是参与其中的一份子,不由的也豪情万丈起来。

“不,大明可以变得更加强大!我手里这把枪,它有一个弹夹,一次可装十发子弹,比先前的火铳,换dàn • yào的速度,快的不是一星半点,熟练之后,眨眼之间,便可以完成弹夹的更换,继续射击。”

“它可以在瞬息之间,连续不停的,射出三个弹夹的子弹,共计三十发,冷却时间却只需要一刻钟。”

“若是有一天,这个世界上,出现了一个强大的敌人,他们手里拿着的,是可以装满五十发子弹的弹夹,他们可以连续射击十次,他们的冷却时间只需要不到一刻钟,大明如何是他的对手?”

朱元璋在方世玉的耳濡目染之下,所表现出来的高瞻远瞩,确实有些太超前了,远不是这个时代应该担心的问题。

别的不说,就欧罗巴的那些白皮猪们,此时的情况,完全不是大明的对手,整个欧罗巴的经济加起来,估计都不如大明江南地区六个府多。

而至于此时欧罗巴们的战斗能力,不管是水师,还是陆军,在大明的军队面前,完全就是不堪一击的水平,若是碰上大明军队,大明军队纯属降维打击,跟方世玉在东胜神州统治印第安土著,基本没啥区别。

此时的欧罗巴们,虽然早已拥有了华夏发明的火药制造法,但是别说燧发枪了,就是连火铳都没弄明白,连火绳枪都没玩转。

说到火器,那就不得不提华夏的本土教派道教了,因为火药就是道教的炼丹师发明出来的,北宋的军事技术家和统兵将领根据以往炼丹家们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曾经使用过的火药配方,经过调整和修正后,配制成最初的火药并制成初级的火药武器用于作战,开创了人类战争史上使用火器的新时代。

而世界上第一支枪的诞生,也是在华夏,南宋开庆元年,寿春府(今安徽寿县)火器研制者发明了突火枪,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单兵手持式竹制火枪。

突火枪的创制,受到后世各国火器研制者的重视,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堪称世界枪炮的鼻祖。

随后蒙古乞颜部首领铁木真在斡难河被拥立为蒙古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人崛起后不但在短时间内灭西夏、破西辽、亡金,还南下覆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得到了火药武器的制造和使用方法。

而且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极力扩大对外用兵,东征西讨,南下南洋西攻欧陆,把初级管形火器辐射到欧亚两洲诸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1252年旭列兀所率之蒙古军攻入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使当时初级火器的制造和使用方法传入了阿拉伯人的手中。直到100多年后,华夏的火器制造技术才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在欧洲得到长足的发展。

因此,此时的欧罗巴,完全就是个渣渣,别说火器了,等到他们全员配备火器的时候,在方世玉的亲历亲为下,大明早已统治了大半个地球了。

何况,老朱头都还没当皇帝的时候,华夏的火绳枪,就已经几乎达到了人手一把的地步了。

老朱头跟鞑子干仗的时候,每一次大规模的作战时,火器都不曾缺席。

而大明之所以能无往不利,火器的作用至关重要。

朱标闻言,顿时一脸的不敢置信!

先生好像只捣鼓过什么颗粒状的火药,可没讲过怎么搞这么高科技的火器啊,父皇怎么跟着了魔似的?

“爹,真的有你说的这么恐怖吗?”

“恐怖?为父说的已经够委婉了,只是方小子临走的时候,给了为父一本书,叫做《精兵是怎么练成的》,为父自那小王八蛋走后,是每日都在观摩钻研,还没来得及给你看,你自己看看那小王八蛋是咋写的。”

朱元璋闻言,笑了笑,把方世玉留给他的那本《精兵是怎么练成的》(致敬一下我的网络启蒙读物《坏蛋是怎么练成的》,遥想当年,上课偷看,算了不遥想了,暴露年龄,就此打住......)。

朱标一脸诧异的接了过来,发现老爹说的一点没错,估计都到了抱着睡觉的地步了,好好一本书,硬是被老爹快盘出包浆来了。

即便如此,这本简易的《精兵是如何练成的》,整个大明,朱标仍旧是第三个看到的人。

简而言之,这本《精兵是如何练成的》阐述的观点就是,士兵应该怎么练,军队应该怎么带!

更然朱标大吃一惊的是,方世玉尽然在书中直接写了个《降龙十八掌》,告诉看书的人,怎么造反胜算最大!

“冒蓝火的加特林?一息之间可瞬发数千弹丸?弹丸穿体而过,中者必亡?即便不死,也终身残疾?”

“若大明得此冒蓝火的加特林,天上地下,再无敌手,游牧民族,只剩能歌善舞,再无侵袭华夏之忧!”

......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