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3/4)
这其中特别的是贾珍的表现极为微妙。书中说贾珍也慕柳湘莲之名,且酒盖住了脸,才求他串了两出戏,下来,移席一处坐着,问长问短,说此说彼。
书中极写那贾珍耽于风月,无所不为,同儿媳妇秦可卿爬灰,对小姨子尤二姐尤三姐动手动脚,最是好色风流,对柳湘莲自然也是艳羡爱慕的,却深知冷郎君性情,不敢造次。因此要借酒盖脸,才好意思“求他串了两出戏”。而在席上一看见柳、薛两个都不见了,别人都不理会,贾珍却立刻知道不妥,猜出些原由来。
“谁知贾珍等席上忽然不见了他两个,各处寻找不见。有人说:‘恍惚出北门去了。’薛蟠的小厮们素日是惧他的,他吩咐不许跟去,谁还敢找去?后来还是贾珍不放心,命贾蓉带着小厮们寻踪问迹的直找出北门,下桥二里多路,忽见苇坑边薛蟠的马拴在那里。众人都道:‘可好了!有马必有人。’一齐来至马前,只听苇中有人shen • yin。大家忙走来一看,只见薛蟠衣衫零碎,面目肿破,没头没脸,遍身内外,滚的似个泥猪一般。贾蓉心内已猜着九分了,忙下马令人搀了出来,笑道:‘薛大叔天天调情,今儿调到苇子坑里来了。必定是龙王爷也爱上你风流,要招驸马去,你就碰到龙犄角上了。’”
薛蟠一个爷们儿家,每日里眠花宿柳四处生事,不过是逃席不见,且已经吩咐了小厮们不许跟的,贾珍何以会“不放心”,必定要令贾蓉离了席去“寻踪问迹”,而且是一直找出北门去,非找到了人才可?而且柳湘莲不见了,宝玉尚且不以为意,怎么倒是贾珍如此紧张?
原因就是贾珍在席上看到薛蟠垂涎柳湘莲的情形,已经心知不妥,再见两人一齐不见,已猜到薛蟠会吃亏了。那贾珍是席上最老道有经验的,又是风月场中经惯了的,所以事事料在先机。而贾蓉亦深知其意,找到人后,特意往赖家回复贾珍,说了经过形景。贾珍自谓所料不错,所以毫不吃惊,只笑道:“他须得吃个亏才好。”
有趣的是,这番意见同宝钗不谋而合。薛姨妈心疼儿子欲告诉王夫人去遣人捉拿柳湘莲,宝钗忙加阻止,给了三个理由:一是不要小题大作,嚷得尽人皆知;二是相信贾珍不会坐视不理,男人的事交给男人们去管便好;三是不便牵连贾府,仗势欺人,给亲戚惹麻烦。最后结论:“这才好呢,他不怕妈,又不听人劝,一天纵似一天,吃两三遭亏,他倒改悔些也好。”
宝钗确实是识大体之人,一直奉行的都是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可惜哥哥不争气,一次次惹事生非,也着实无奈。
而这回最悲哀的地方还在于,柳湘莲一出场便因为薛蟠错认自己品流下贱而大显威风,将来的退场,却是因为自己错认了尤三姐品行风流而痛失佳人。如此轮回,难怪外冷内热的柳湘莲要出家为道了。
(三)
冤家路窄,柳湘莲再次露面时,和薛大傻子反而成了结义兄弟。而那个重点的转折点,在平安州。
贾赦曾命贾琏往平安州寻节度使有大事商议,而且还要一去再去,这是典型的王公将相勾结地方官员,在清朝是很犯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