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2/2)
大家被炎热的天气搅得心烦意燥时,赵枝枝躺在她的自雨亭,舒适地享受夏天。
泉水做的屏风拢在亭子四周,水车不停转,冰凉的雨丝点点散在空中,檐下四角飞瀑,往亭子里吹送凉风。去年初秋建成的自雨亭,今年夏天派上用场,赵枝枝待了一天后,再也不肯出来,要不是夜晚蚊子太多,她都想留在这里过夜了。
赵枝枝趴在白玉雕的小榻上,一边吃杨梅一边看齐使屈斗的信。
自从去年她送了那些枝字给齐使后,齐使时常写信问她是否有新的枝字。太子说,她可以放心将新拆的枝字送给齐使。不知不觉,她和齐使互通书信,两人成了笔友。
虽然是笔友,但赵枝枝该有的意识还是有的,她从不在信里提云泽台的事,她只提自己对美味的心得,太子和殷王室从不出现在她的信里。相比她的小心谨慎,齐使显然要“粗心”得多。
他时不时“透露”出齐王和齐王室最近的动向,话不多,也就两三行。每次赵枝枝看完,都会对姬稷感叹:“他是不是将我当傻子?他真以为我会拿这些事向你邀功吗?”
每次姬稷都会柔声宽慰她:“是他傻,所以才会以为别人和他一样是傻子,你若烦他,不理便是。”
赵枝枝嘴上应下:“再也不理他了!”然后下次还是会兴高采烈地拆开齐使的信看。
齐使的小心思纵然烦人,但他信中的齐国日常趣事着实好玩,他的小心思只占两三行,她不看不信就行,何况他是齐臣,他为齐国打算,有小心思也不是不能理解,这些小心思对她对太子毫无影响,权当放屁了!
齐使这次来信说,齐国开始用她的枝字了,为感谢她,特意寄来齐国熏鱼两篓。
“真小气,才两篓。”赵枝枝手里拿着竹简,迫不及待问地上趴着的小童们:“你们看到熏鱼了吗?”
小童们趴在地砖上乘凉,一条条躺好,满地都是小童。别处都不如赵姬的自雨亭凉快,所以大家都来躺了。
赵枝枝一出声,大家争先恐后抬起头,身体还躺在地砖上,看上去就像从水里仰起脑袋的鱼:“看到了,在厨房!”
赵枝枝馋嘴,现在就想去瞧一瞧,听说齐国熏鱼最好吃了!
刚起身,还没迈进步子,前方兰儿奔进亭里,点着脚从满地小童身边跳过来:“赵姬,赵姬!”
赵枝枝手边一颗没吃的杨梅准确无误塞进兰儿嘴里,兰儿气喘吁吁站在赵枝枝面前,嘴里嚼杨梅,边嚼边说:“那个谁,让赵姬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