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1/1)
这天过后,谭盛礼给所有人都布置了抄书的任务,没有拜访的亲戚,大年初他们哪儿都不去,专专心心在家读书抄书,多四个人抄书,效果事半功倍,元宵过后,谭盛礼去书铺兑换银子,共挣了近二两,谭盛礼全给谭佩玉,看得谭佩玉受宠若惊,“父亲,用不着这么多的。”
郡城物价比安乐镇高,但不是顿顿大鱼大肉,这些银钱够全家三四个多月的开销了。
“拿着吧,出门遇到喜欢的就买,以前……父亲待你们不好,往后会弥补回来的,你犯不着处处为弟弟妹妹们着想。”活得太明白的人大半都不开心,谭盛礼不希望谭佩玉成为那样的人。
“父亲。”谭佩玉低下头,捏着衣角,声音很轻,“父亲待我们很好了。”
没人爹娘会容忍被休的女儿在家白吃白住,但父亲做到了,她发自内心的感激和感动。
“还不够。”谭盛礼把钱给谭佩玉,“亏欠了你们太多……”
比起谭家女为谭家做的牺牲,他又为她们做了什么呢?
“父亲只希望你们活得轻松点,不用为了迁就振兴他们委屈自己,身为男儿,他们理应承受些风风雨雨的。”而不是让女人扛起所有风霜,谭盛礼望向角落里握着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的谭佩珠,眼底蒙上了暖意,“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书房里的谭振兴起身喝水,无意瞥到院子里说话的父女两,抵了抵谭振学胳膊,“父亲和长姐在说话。”
谭振学头也不抬,“说话就说话,大哥,父亲要你背的书背完了?”
年前,谭盛礼在书铺拿了好几本要抄的书回来,谭振兴唧唧歪歪爱抱怨,惹怒谭盛礼,命他两天把整本书背下,少几个字就挨几棍子,据他所知,谭振兴昨晚背了通宵,还剩下两页纸的内容呢。
“没呢。”谭振兴苦不堪言,探出头瞅了两眼,在谭盛礼察觉前缩了回去,问了个困扰自己许久的问题,“你们说父亲是不是不待见我啊。”
挨打的是他,被罚背书的还是他,长子不该是这样的待遇啊。
“大哥。”谭振学顿笔,“你踏踏实实温习功课父亲就不会打你了。”
父亲眼里揉不得沙子,谭振兴端正态度,勤勤恳恳做文章就不会挨打,挨了打,只能说谭振兴罪有应得。
谭振兴:“……”天知道他多不想读书!
读书不如砍柴。“就没其他办法吗?”望着书页密密麻麻的字,脑袋又胀又痛,真是背书背得想吐了,谭振兴锤了捶脑袋,“父亲什么时候允许我们再出城砍柴啊。”
“想去砍柴?”不知何时,谭盛礼站在门口,脸上喜怒不明,“既想砍柴明天就去山里……”
谭振兴诚惶诚恐,揉了揉疲倦肿胀的双眼,惊喜道,“真的能去山里吗?”
山里环境清幽,心无杂念,别说砍柴,做什么他都乐意。
谭盛礼略过此话题不提,“书背得怎么样了?”
“剩下两页了。”谭振兴喜出望外的拍了拍书页,向谭盛礼保证,“半个时辰没问题。”
谭盛礼要他背的是《孝经》,这书幼时他就会背了,后来成亲荒废几年给忘了,重新拾起来不难,他全神贯注地背后面的内容,谭盛礼在旁边守着,待他阖上书,谭盛礼递给他两张往年府试案首的考卷,这是书铺老板借他的,说起来,还得感谢老板提醒,起先他关注的多是文人墨客的文章和诗集,京都文风鼎盛,流行以诗会友,科举也以策论诗文为重,他便没在意其他。
问老板借阅往年府试案首的考卷,不曾想老板将各门的考卷都找了出来。
他要把明算的考卷退回去,无意瞥到两张考卷的题,发现不对劲,就多翻了几张。
府试和县试考的内容稍有不同,除去贴经墨义增添了门明算,不比较不知,明算这门的难度在渐渐增大,科举的任何动静有与朝堂选拔人才息息相关,府试由学政大人出题,虽说题目会涉及学政大人的个人喜好,但连续几年,每次出题的学政大人都不同,明算这门却越来越难,定有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