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1/1)
听了半晌的朱瞻基试图捋清其中的关系,可是最终却发现越捋越懵,最后只得问福伯道:“其他的庄子上就没人闹腾着入奴籍?”
福伯摇头道:“公子爷,这事儿他就不一样!咱们庄子是租子比赋税要低的多,老爷还时不时的免了他们的租子,其他庄子上哪里有这种好事儿。
他们那些庄子上,三成的租子看着不高,可是谁家没欠主家租子?这要是利滚利的算起来,可是比赋税高得多了。
再说了,虽然传闻说是皇帝要加赋税,可是这些庄户们多刁啊,他们知道皇帝跟洪武爷一样爱民如子,就是欠了官府的赋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他们才闹腾。”
见朱瞻基依旧还有些懵逼,杨少峰干脆对福伯道:“福伯您去告诉狗子,等庄户们齐了之后来喊我。”
等福伯出去之后,杨少峰才对朱瞻基道:“现在这人心多坏啊,那些黑了心的主家说是允许庄户们拖着欠着租子,可是你还真以为凭本事欠的不用还?
庄户们又不是傻子,趁着这次官府要重新厘清土地,以前积欠的租子能不能免先不说,起码有了自己的地主后,就用不着再交那么高的租子了。
你不用看我,刚才你也听福伯说了,杨家庄子的庄户大多都是家父当年军中的老兄弟,很多都是我要喊叔伯的。”
朱瞻基却是一屁股坐在躺椅上:“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PS:被挤到推荐榜的60多位了……求票!说好的民风淳朴呢?
佃户想着占主家的便宜,主家想着多收租子然后再让庄户拖欠着利滚利,然后这些人一起想着怎么占国朝的便宜。
那些庄户们也就算了,大字都不识得几个,跟他们讲大明律还不如让杨少峰这些的破落户去收拾他们。
倒是那些主家,这些人在乡里可都是士绅,他们如果烂一片,那国朝岂不是要全烂了?
杨少峰瞧了朱瞻基一眼,却是一言不发的走了出去。
这娃十七年来接受到的教育,基本上就是民风淳朴,天子垂拱而治自然四夷宾服八方来朝,突然见到民间这么真实的一面,不懵逼才怪了。
尽情的懵逼吧,早期的大明还没烂到后来那种程度,还没有出现一省茶税十二两,另一个省十四两这么操蛋的事情。如果把这娃扔到两百年后,估计他就不是懵逼,而是彻底绝望了。
等着杨少峰出去之后,朱瞻基也干脆起身跟了出去,打算看看杨少峰又该怎么解决眼前的这出闹剧。
如果他要是解决不好,自己就狠狠的嘲笑他。
杨家庄子村头上的大柳树和大明其他庄子上的大柳树似乎没什么不同,都是将细细长长的树枝垂下,微微摆动着,试图将夏季的炎热驱走,好给村头这百十号光着脊梁的汉子们带来一丝凉意。
大柳树的动作注定是徒劳无功的,因为现在热起来的不仅仅是夏天的空气,还有庄户们的心。
空气能流动,热起来的人心怎么办?
杨少峰原本想骑着踏雪在人群之中转一圈,可是想想这破天气,最终还是没舍得让踏雪着自己出来受罪,所以干脆还是一个人跑到了大柳树下的碾台上。
羡慕的看了一眼以二大爷为首的这群庄户汉子,杨少峰的尽情顿时变得不美丽了。
凭什么他们就能光着膀子满大街晃?凭什么本公子就得穿的这么多,现在站他们跟前就他娘的跟个猴一样!
本着自己心情不好就绝对不能让其他人心情好的原则,杨少峰咳了咳嗓子,然后朗声道:“少爷我今天没别的事儿,就是想告诉你们,别瞎折腾!官府要厘定土地就让他们厘定,该分给你们的土你们就收着,谁要是敢再扯什么入了奴籍之类的屁话,少爷我就打断他的腿!”
眼见二大爷又要开始出头话说,杨少峰忍不住摆了摆手道:“我知道大家伙儿是怎么想的,无非就是觉得占了我家的便宜,所以就想着入了奴籍补偿我家。
但是我告诉你们,蠢蛋才会这么做!
不考虑你们自己,也不考虑子孙后代了?学堂刚建起来你们就折腾着入奴籍?脑袋是不是让狗子给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