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1/1)
朱瞻基点了点头,却是突然“啊”的一声高喊了起来,不知惊飞多少正在卿卿我我的水鸟。
等朱瞻基的声音落下,杨大少爷才笑眯眯的道:“怎么样,是不是舒坦多了?”
朱瞻基脸色微红,讪讪的道:“头一次这般失态。”
杨少峰摇了摇头道:“发泄出来,心里舒坦了便好,否则长时间压制下去,人是会生病的。”
说完之后,杨少峰也不再理会朱瞻基,而是自顾自的回到船舱中取了两根鱼竿,挂了鱼食后递给了朱瞻基一根。
望着没什么动静的浮漂,杨大少爷忽然笑道:“你说,如果咱们周围是一些地方官员,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朱瞻基愣道:“嗯?什么情况?”
杨少峰嘿嘿笑道:“你说会不会有人买了鱼,然后潜到水下往你的鱼竿上面挂?”
“啊呸!”朱瞻基先是呸了一声,然后才忽然笑道:“或许吧,这种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
杨少峰笑着摇了摇头,转而专心的盯着浮漂。
该死的教条啊,好好的一个少年郎,愣是给弄的不苟言笑不说,还整天戴着面具做人,不管是高兴还是难过,都是压在心底,连自己的喜好都不敢表露。
不过现在好了,这倒霉孩子能发自内心的笑了,总比以前强装出一副温润如玉的模样来恶心人要强得多。
……
对于朱瞻基来说,一路跟着杨大少爷北上顺天府,和以往北上顺天府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往常北上,多半都是去视察顺天府新皇城的进度,或者是随着皇祖父出塞去砸人家的场子,总之就是走官道,住驿站或者住在军中。
跟着杨大少爷北上,一路上住在驿站的时候很少,大部分时候都是住在客栈或者酒楼,偶尔还会去百姓家中借宿那么一两个晚上。
这一切让朱瞻基觉得很新奇,甚至于还拉着杨少峰一起跑到老百姓的地里帮着老百姓翻地。
然后杨少峰就告诉朱瞻基,别把老百姓家的地当成你家做秀的那几亩地,这地跟地就特么不是一回事儿!杨大少爷终于不闲鱼了,除了在路上还是跟朱瞻基闲扯之外,剩下只要是入住驿站或者客栈酒楼,杨大少爷就会拿着笔在纸上写什么东西,每次朱瞻基来问,杨大少爷的问答便是给天下读书人一个惊喜。
嗯,反正老子现在后台硬,就是明目张胆的怼你们,不服你来打我吖!
《官场现形记》没看过,《儒林外史》就记得一个范进中举和大概的大纲,这又有什么关系?扑街写手就不会编几个故事了?
用程序猿的思维来整理大纲,用扑街写手的思维写填充故事,而且还不用担心有人跑来跟自己扯什么版权,简直完美。
然后好好的《儒林外史》就被杨大少爷魔改成了一本类似于故事会一样的故事合集,除了名字还叫《儒林外史》,里面同样有一篇范进中举之外,剩下的已经没有半点儿的关系。
朱瞻基拿着前面几篇已经写好的文稿翻了翻,跟里啧啧有声的道:“你杨状元这是打算公然与天下士子为敌?”
杨少峰呵呵冷笑道:“我是状元,他们不是,这就说明他们的学识不如我,既然不如我,就说明我是对的,他们是错的,所谓与天下士子为敌,他们也配?”
朱瞻基嗯了一声道:“对,你说的都对,反正你是六首状元,你是文曲星下凡,你说的都对,就算那些大儒也不够你瞧的!”
杨大少爷忽然转头盯着朱瞻基——这小子行啊,什么时候入了我阴阳怪气派的?
停止还在翻着书稿的朱瞻基感觉杨大少爷在看自己,便头也不抬的道:“你看着我做什么?”
杨少峰呵呵笑了声,对朱瞻基道:“不干什么,就是想问问你,这些文稿你觉得如何?”
朱瞻基撇了撇嘴道:“字么,勉强看得过去,离自成一派还差得远。
文章么,大概也就是那么回事儿,随便拉个秀才也能写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