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2)
当时户部跟疯了一样,在草原上按照每十日路程筑一座城的方式存粮,武刚车足足准备了三万辆!
朱老四第一次亲征的那一战,鞑靼人扛把子本雅失里带着七个亲信马仔跑路,然后唱了凉凉,阿鲁台投降,一度请求内附。
要是换成其他的皇帝,估计也就同意了——但是朱老四后面又带兵砸了四回!
就这样儿的皇帝,还有这样儿的朝堂大佬,自己在会试的时候怼了他们一波?而且是白纸黑字?
想想还真特么刺激啊!
仔细想了想,杨少峰又觉得应该没事儿。
区区一场会试,真正做决定的也就是那两个负责会试的总裁,就算自己在试卷里写得再过分,估计也到不了朱老四的手里。
再说了,这是哪儿?这是大明的京城南京,历史上的大明都城,如今穿越一回,不得好好见识见识?
尤其是,贡院的后面就是千年佳人泪未干的秦淮河啊!
正所谓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如今自己穿越到了大明朝,总得到十里秦淮见识见识吧?
对,杨少峰杨大少爷主要就是想长长见识,毕竟是几百年前的高商会所,听说光有钱不行,还得有才华,里面的姑娘个个都是人才,不仅精通琴棋书画,说话还好听。
最主要的是,不用急着回顺天府,就不用马上面对这辈子的父母,趁着这段时间多捋捋原主的记忆,也能多适应适应现在的社会,省得被人看出不对劲的地方再露出马脚。
……
主持永乐十三年会试的梁潜感觉自己的心好累,好痛。
相比起以前四平八稳的会试,这一届的举子显然不太老实,尤其是其中一个胆大包天的家伙,更是什么都敢写,什么都敢说!
大明的这些弊端,其他人看不到,朝堂上的这些大佬难道也看不到?
看到了为什么不说不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