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3/3)
…………
关外的小娃娃最喜欢的曲子,“杀气腾腾”,很适合今年的中秋节,很适合他们的小四阿哥。
鼓,柳,彩,一个人耍一个全班,插科打诨、逗哏凑趣,无所不能,无所不有。
虽然弘晙阿哥因为换牙期间影响唱腔,但是真的耍得很好,诙谐乐呵都有了,豪情壮志都有了,思乡之情也有了。
咳咳,小孩子的“诙谐乐呵、豪情壮志、思乡之情”当然和大人们的不一样。皇上用一口菊花美酒,眼望场中汇聚万千瞩目的乖孙孙,发自内心的自豪。
就听弘晙阿哥接着唱:“老爷庙前是驿站,黑马白马都备鞍,狠打马、紧扬鞭,公差哥儿跑得欢。过大岭、翻高山,换人换马不换鞍。”
“跑得小马张巴掌儿,跑得大马两腿弯,大马跑死三千六,小马跑死六千三,不送银子不送钱,直把军情来回传……”
康熙二十三年,为抗击俄罗斯的侵略,由吉林界至爱辉一千三百四十里设置十九个驿站,驿站的站人专门传递火急军情,必须星夜疾驰,人马都不换,站上俗称“八百里滚蛋”。
意思是说一骑扬尘,站站传递,日行800里,最后马累死了,骑者只好连滚带爬地将信件送到京城皇上那里。一直到现在,北方站上的人还把驿站传递情报最快的速度800里加急叫做“八百里滚蛋”。
弘晙阿哥学着骑者“对着死去的马匹泪汪汪,想起受难的家乡,眼望京城哭着连滚带爬”的模样学得那个像,看得很多人都跟着眼泪花花。
夹杂着“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夹杂着对当年那段勒紧裤腰带打三藩,打准格尔,打俄罗斯苦难日子的感怀,夹杂着如今大清国蒸蒸日上,国富兵强的骄傲……
一个个的,即使是特邀来一起过节听不懂词儿的当地贵族,也都听明白了其中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