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1/1)
咳咳,当然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小四阿哥多有天赋,三岁就知道让大蟾蜍听话地配合他吓唬自己的堂兄弟们,关键是皇上将这一幕画下来了。
皇上笑眯眯脸,一板正经。
“当时朕出面给他们调停,哪知道那几个小娃娃,眼泪还没擦干净就开始护着他们的弘晙哥哥/弟弟,朕就想着,小孩儿太调皮,需要画下来免得他将来长大了不认账。”
四爷……
四爷听着众人一起夸“皇上英明”“小四阿哥就是可爱”,默默不做声。
儿子因为看了一副宋朝的《端阳戏婴图》,特意准备一只最大的大蟾蜍端午节带进宫什么的,作为知情人,还是让秘密永远都是秘密比较好,就是不知道这两天儿子会怎么闹腾。
事实证明,四爷的英明。弘晙阿哥为了他的辣子,即使是被禁止了很多项活动,他也能玩出来花儿来,要不都说小孩子心大,天性向往愉快欢乐的世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欢喜于小孩子的世界,满满的童真和欢喜溢出纸面,读起来这些诗词也是口齿欢乐。
弘晙阿哥钓鱼完毕,在林子里寻觅好久找来一棵草,欢欢喜喜地跑和他玛法显摆,“玛法来看弘晙的草,斗草一定赢。”
亲玛法接过来拉一拉一试,果然很是捧场地说道:“是一颗好草。比观音柳、罗汉松还好。”
弘晙阿哥小开心,心里带着小九九,说道:“玛法,这是一颗杂草。它是杂交的。集中很多种草的优点。”
“就和农人伯伯们种的稻子一样,种子培育的优良。”
亲玛法……故意说道:“弘晙言之有理,玛法确实应该关注一下粮种培育的事情。”
弘晙……
玛法就是不说提前解除他的惩罚,弘晙阿哥不放弃。
特别是傍晚时分,弘晙阿哥陪着十四叔再次用完“清淡饮食”,叔侄两个四目相对,一样的苦哈哈。
竹蜻蜓是华夏古老的小儿玩具,其外形呈t字形,横的一片像螺旋桨,当中有一个小孔,其中插一根笔直的竹棍子,用两手搓转这一根竹棍子,竹蜻蜓便会旋转飞上天,当升力减弱时才落到地面。
简单而神奇。华夏人从对大自然中蜻蜓飞翔的观察中受到启示,制成会飞的竹蜻蜓,但它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孩子手中的玩具……
小系统不由地叹气。
小小的白团子,明明很是喜乐的模样,却透出一股子深沉和深深的无奈。
“竹蜻蜓在18世纪传到欧洲,启发欧洲人们的思路,被誉为‘航空之父’的英国人乔治·凯利一辈子都对竹蜻蜓着迷。他的第一项航空研究就是在1796年仿制和改造“竹蜻蜓”,并由此悟出螺旋桨的一些工作原理。”
“他的研究推动欧洲飞机研制的进程。并为西方的设计师带来研制直升机的灵感。而公元17世纪的苏州巧匠徐正明,也是整天琢磨小孩玩的竹蜻蜓,想制造一个类似蜻蜓的直升飞机,并且想把人也带上天空,可惜……”
可惜,徐正明经过十多年的钻研,造出的一架“直升飞机”,一个竹蜻蜓一样的螺旋桨,驾驶座像一把圈椅,依靠脚踏板通过转动机构带动螺旋桨转动,试飞的时候还飞离地面一尺多高,飞过一条小河沟才落下来,可也没人在意。
弘晙阿哥在扬州的时候听过黄履庄的故事,在苏州的时候听过徐正明的故事,对历朝历代默默无闻做研究的匠人们,都是感佩又惊叹。
弘晙阿哥双手搓动他的竹蜻蜓的竹棍子,瞧着竹蜻蜓在天上飞啊飞的快活,大声和他玛法说道:“玛法,我们造可以载人的竹蜻蜓啊。”
亲玛法一愣,载人的大风筝等等确实有,但他并不以为意,“掉下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