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2/2)
“妙啊!”方苞先生实在是兴奋,“原籍和顺天距离遥远,真人到底如何顺天这边的人都不知道,但是有了和真人一样的画像,总归是有些帮助。”
“而且,这将是画画上的大变化。”
刘大魁也是一样的兴奋。
“小四阿哥,既然没事,我们现在就来试验一番,好不好?”
小四阿哥……当然说好。
一个大房间,房间里的一面墙上应该有三扇大窗,其中一个窗对应一间布置好的暗室。
弘晙阿哥吩咐下人在两个房间隔墙上开孔,并且安装一枚望远镜上的凸透镜,镜后放一块画板,这样一来,室内明亮的光线就会通过透镜在画板上投下一个倒立的像。
刘大魁端正坐好,弘晙不停地调节画板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使得画板上获得更为清晰的像。
方苞先生用线条把画板上景象的轮廓描摹下来,那感觉,就如同是照着刘大魁的脸临摹一样。
用小系统的话说,在二维平面上逼真地表现出三维空间的景象,“拍”下了“照片”。科学和艺术完美结合的杰作!
方苞先生和刘大魁面对最终成像,都是赞叹不已。
“这是技艺和画功一起产生的奇迹。”方苞先生喃喃自语。
“只知道画画儿的颜料有新研究,没想到,我们最需要研究的是‘技艺’。”刘大魁面对方苞先生画出来的,好像是他双胞胎弟弟一眼的人像画,眼睛都直了。
弘晙看着画儿,感觉有点儿那个“单反相机”的意思。但是对比“单反相机”缺乏最主要的一环,就是操作人需要有方苞先生的画功。
不过有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再实施起来就非常简单。
德意志人开普勒先生的研究,针孔成像,从几何光学的角度加以解释,并指出光的强度和光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凸透镜望远镜的原理,以及他对人的视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