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2/2)
“众位都是孤王的子民,虽然孤身在王宫,但不代表孤就是眼瞎耳聋之辈,此等贪官污吏,鱼肉乡民之人孤定会揪出来严惩,给百姓一个交代。”
“以前蒙冤受苦的百姓,希望大家心中不要对朝廷生怨。官府虽有污吏,但也有为民办事的好臣子,作为秦国的君主,孤向各位子民保证,日后定当励精图治,让我秦国百姓过上富足之日。”
“七国鼎立,别国对我们虎视眈眈,若想安身立命,须得我等君臣与百姓齐心协力,方才能有我们秦国富强……”
体察民情,君王屈尊移驾乡野审查小小里正,为的不仅是正直朝野官府,还有民心引导所向。
民心不齐,众不爱国,此朝还有何发展光明?
“大王万岁……”
百姓们酸涩哭泣,跪地叩拜,多年被压迫的委屈一朝而散。
*******
第155章朝臣归心
被受压榨的百姓并不止上柳村一个地方,像潘里正这种也不止他一个。
上柳村只是突破口,当真村民的面审问完成之后,殷禹直接颁布圣旨,派遣士兵将各村里正先扣留起来,再根据各村村民的证词证据来审判,无罪的释放,有罪的惩罚。
同时向各地派遣钦差,悄悄到全国各地肃查当地官员,准备来番清楚蛀虫的大动作。
此举在现代恐怕还有所估计阻碍,但是在王权至上的古代,再配合军队的镇压,就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百姓不仅不会生怨,还会高兴的拍手称快,积极配合。
由于古代消息的滞后,各地官员根本不知道王城发生的事情,在殷禹的刻意封锁下,众人在死到临头之前也不会知道。
殷禹登基的这年,注定了是秦国历史中官场一次地动山摇的时间,也是令后世史学家每每提起都赞叹殷皇伟大的“卯戌上柳事变”,正是因此次的肃查官场贪腐,才奠定了秦国兵不血刃收服六国的基础……
不过这对朝臣官员来说战兢惶恐的事情,对百姓来说就是值得庆贺的日子。大王和王后亲住到乡下来视察民情审查污吏的事情短短几天就在王城附近的百姓口中传遍。
众人津津乐道,无不称赞新君圣明,简直千古难见,爱民如斯,进屈尊住到村子来。
殷禹在百姓中的声望猛然高涨,唐钰也没落下,百姓对帝后的崇拜敬仰之情达到了个沸腾点。
而跟他们近距离接触过的周家村更是天天热闹非凡,十里八乡的村民全部跑到周家村去看稀罕,听周家村的人讲诉他们跟帝后近距离接触的事儿,羡慕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