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1/2)
谢修茫然看着李阁老。
李阁老冲谢修慈爱地笑了笑:“进食吧殿下,饭菜要凉了。”
之后两个月,朝廷又有了几处官职任免变动,多是因为罗州之战与鞑靼进犯两起事件的赏罚论处。
如果说之前把两位阁员调离内阁,只是为了敲打一下徐阁老,那么这两个月内接连调换礼部和工部gāo • guān,就显然是打算连着燕王党一起论罪了。
罗州之战速战速决的命令,是皇帝自己下达的,燕王党本以为皇帝不会明着拿徐阁老撒气,没想到,瀚州那个该死的守将薛琦,居然是通过徐阁老门生的门路爬上去的。
这么一来,皇帝就有了足够的理由整治整个燕王集团。
燕王党内部人心惶惶,皇帝那头又暂时停下了动作。
风雨欲来的平静持续了五日,提心吊胆的燕王党们竟然等来了立太子诏。
被立为太子的不是燕王也并非端王,竟然是“扶危救国的皇九子翎王”谢夺。
诏书在朝会上宣读完毕后,韩皎惊呆了。
立太子诏颁布时间竟然比原著提前了六年多。
太突然了。
原著中谢夺成为太子时,端王党已经落败了,而此刻,皇帝只是打压了一小批燕王党,就忽然立谢夺为储,难道不怕两党齐心协力跟他斗?
韩皎惊得脸都白了。
然而,他所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朝堂上虽然陷入一阵惊愕的沉默,但很快,以李阁老为首的端王党最先俯首,齐声拥戴储君。
紧接着,又有几个燕王党gāo • guān带头俯首,此后竟然争先恐后地站出一片燕王党,齐声赞颂翎王的救国奇功。
众人陆续回过味来,朝堂上一片欢腾赞颂。
徐阁老为首的部分燕王党虽然没有反对,却也始终没有出言抗旨。
在一片似梦似幻地欢欣鼓舞中,韩皎一脸错愕,好不容易等到下朝,赶忙小跑去找林翁请教。
这一切都太反常了,燕王党和端王党没有丝毫抵抗,就这么接受了事实。
依大楚祖训,国家危难之际,可以不论嫡长,立已有战功的皇子为储。
可是,目前危机显然已经解除了,燕王党与端王党完全可以抓住这一条,反对储君人选,然而,今日朝会居然没有一丝血雨腥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