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1/1)
第34章望江楼上
上京城外护城河名为邺江,江水奔腾白练激射,江道弯曲盘旋似璃龙盘绕,护上京城于中心。临江修一望江楼,楼高五层,飞檐吊脚古朴大气,常有文人来此。或独身登高眺望江面,抒哀愁情思;或三五好友结伴,点几壶美酒论天下事,家国事;又或十数人成行,在此举行诗会。
一楼大堂多为平民百姓家的读书人,二楼多为小官子嗣,三楼专供王公贵族gāo • guān子弟,渭泾分明,互不相扰。四楼则为帝王专属,闲杂人等不可入内,最顶层的五楼,只有每三年的状元才能一窥其貌。
一楼。
一行五人正围坐于圆桌高谈阔论,观其衣着皆是藏蓝色儒生袍,观其形制当为一家书院的学子。其中一名学生藏蓝色的衣物浆洗发白,足上黑靴打有补丁,显然家境贫寒,即便都为寒门子弟,在家境上也有高低不同。
但同行四人包括路过酒客皆无一人敢轻视于他,只因他腰间悬一双鱼衔尾青色环佩,唯有秀才能佩戴,这位面容清癯高眉深目衣着寒酸的寒门子弟俨然是一位秀才老爷!
只听桌上一体态圆润,眼细而长的学子轻摇折扇提起话茬:“诸位兄台对明年春闱谁人能得会元可有见解?”此时正值冬月,厅中纵使烧着地暖也冷冽异常,圆脸学子却像感觉不到冷意,一顿三摇的晃动折扇。
同桌马脸学子接话道:“若说会元当非傅丞相之独子傅明心莫属,他就读国子监,授业恩师皆为当世大儒,同窗同学皆为官家嫡子。每年国子监业考,傅明心皆为魁首,他亦是上京城秋闱解元,会元舍他其谁?”言语间对太学院,官家嫡子多有羡艳之意。
另一人冷哼一声反驳道:“那傅明心只是上京城解元,天下英才何其多,春闱济天下英才于一堂之间,可谓群雄逐鹿。江东王弗阳,海州黄明坚,柳州崔崇应哪个不是一州解元?哪个又差了傅明心半分?上京城有国子监,江东亦有逐鹿书院,单论文人墨客,上京远不如江东多矣。”说话的人祖籍原是江东,自然对江东推崇备至。
“夏士远!纵使江东果真英才辈出,和你这不敢在江东参考,阖家远赴上京城的懦夫又有何干系,就连同你口中不过尔尔的上京学子比,你也比不过,同样没考中秀才,不知哪来的胆量鄙薄上京学子,鄙薄傅明心!”马脸学子不满夏士远对上京城对太学院言语轻慢,直接反唇相讥。
夏士远士子脖子涨得通红,显然马脸学子之话正好戳中他的痛处,但同行几人皆是上京城本地人士,对他刚才那番话也多有不满,竟无一人出言相帮。
正当夏士远下不来台时,从开始到现在一直沉默的秀才突然开口:“我却是觉得罗家二子或可为会元。”
因他是唯一的秀才,难免得诸人看重,听他发言当下也不再计较夏士远冒犯之言,开始凝眉思索是哪位罗家二子。
攒着折扇的圆脸士子思索半晌,也没想到哪位罗家二子能得陆秀才青眼,罢了,与其冥思苦想还不如直接问正主。
“观相,你所说的罗家二子可是回谷巷罗大人一家?他家二子我也曾见过,虽有些小才,但他连秀才都还未中,何来会元一说?”
陆言陆观相抿抿唇,笑道:“非也我所说罗家二子乃朱雀街罗将军府上二公子。”
“噗嗤,哈哈哈哈。”
夏士远没甚城府,也没甚没脑子,属于读书读迂了的典范,当下忘了刚才的窘迫失笑出声:“陆言你可是收了那罗锦年的金银,这般吹捧他家那私……,他家二公子,且不提罗家世代出武夫,文曲星见了他家门前煞气都得绕道走,还会元呢!哈哈哈哈哈哈,他家二公子来历谁人不知,前些年罗青……罗大人为让二公子入国子监就读,亲自拉下脸求陛下下旨,却被国子监祭酒以只收嫡脉为由拒之门外。这上京城的一大笑话,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啊!”
圆脸学子惊恐呵斥道:“夏士远慎言!罗家可是你我能议论的,先不论罗家权势,就你这话要让罗锦年知道了,少不了一顿好揍,可别连累了我等。”罗锦年可是上京城一等一的混世天王,皇亲贵戚都说打就打,何况他们这大猫小猫两三只?若是被有心之人将这番话传到罗锦年耳中,他有一百种方法能让他们在上京城混不下去。
圆脸学子警惕的打量四周,发现其余客人神色如常,无人注意他们这里的变故,这才长舒口气。
陆言神色一肃:“罗家世代忠烈,为我礼朝为礼朝百姓为我等付出良多,岂可说出如此不敬之言!”眼神锐利的盯着夏士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