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破局(上)(2/2)
王徽闻言,忽然驻足,转身淡淡一笑,目光扫过院里所有人,声音清晰而平静,“此间有一事,好教殿下并众位大人知晓,王少卿乃本王生父,兰氏为继母,王侧妃为继妹,然血脉虽存,亲情已断。打今日起,本王兴不惠及王家,衰不殃及王家,一身孑然,荣辱皆与王家不相干;而王家日后是贫是达,也与本王无关!”
血脉虽存,亲情已断。
不论兴衰荣辱,燕云王与王家,都已两不相干,比陌路人还不如了。
不是恩断义绝,却也差之不远。
众人一时呆住,王徽再不迁延,袖子一拂,大踏步出了二门。
吴王脸色阴晴不定,不知在想什么,另一些想着走王家门路巴结燕云王的人,也各自思量着改变路线了。
唯王世通坐在椅子里,双手微微颤抖,自王徽出门起,到铿锵有力地说了那番话,再到最终离开,他一眼都不曾看过长女,呆愣半晌,忽然长叹一声,面色颓唐,看着就像是忽然老了十岁。
然而到底还是没舍得走。
#
虽说燕云王发了一通脾气,吴王到底还是做足礼数,让大管家恭恭敬敬引着出了门,又把马匹套上,嘴里还客套着王爷常来走动之类的话。
王徽却打眼就瞧见云绿正站在王府门口,同一陌生男子低声说话,两人都是面色凝重。
见王徽走过来,两人齐齐行礼,“主上!”
云绿就介绍,“这是子絮手下的……”
“我记得你,段五是吧,”王徽点头,“可是东宫有事?”
段五见燕云王竟记得自己一个小小探马,心下又惊又喜,然而到底要事在身,便低声把适才三个人从东宫出来去了刑部的事情说了一遍。
王徽眉头微蹙,沉吟片刻又问,“一个穿了斗篷,还带了两个内侍,那穿斗篷的身形如何?看着多高?可有说过话?”
段五道:“看着挺瘦,比小人矮一些吧……同云参将差不多高!说了话的,只离得远,听不太真切,只听着像个女人的声音。”
王徽又问一句,“去了刑部?你亲眼看到的?”
“小人亲眼见那三人进了刑部衙门值房,才过来王府报信的。”
王徽脸色平静依旧,眼底却风起云涌,瞬息万变,她深深吸一口气,忽然仰头闭了一会儿眼,而后睁开,漆黑的眼睛寒逾冰雪。
“袁子晟,只怕有难了。”她轻声说。
“啊?”云绿和段五不明就里。
“好个皇后,好个梁璞!此番竟是大意了!”王徽深吸口气,脸色依旧平静,双眸却亮得异常,她看向段五,快速吩咐道:“你这就回去东昌街,告诉濮阳参将不必再盯了,立刻南去午门,午门外东首即为体仁阁,体仁阁旁有登闻鼓,让子絮去敲鼓!”
段五一时呆住,“敲、敲敲敲鼓?”
王徽平静道:“登闻鼓响,天子必朝。眼下火烧眉毛,走程序递牌子请见陛下已经来不及了。你记好,待子絮敲了鼓,被带去南书房问话时,就说刑部尚书遇刺,天牢为贼人所破,柔然钦犯被劫,因事态紧急,燕云王未及上奏,已同吴王一道带人去追,恳请陛下着五门提督并禁卫军驰援。”
段五虽然一头雾水,但也看出来事态严重,当下也不问原因,只一字一句默记在心,行礼欲走时,王徽又嘱咐一句,“别忘了,让子絮去午门时,定要在东华门那两个侍卫跟前露个脸,顶好能说上几句话,知道吗?”
“是,主上放心!”段五一点头,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段五一走,云绿知道此间事情危急,倒也不问来龙去脉,只急问:“主子,凡击登闻鼓者,不论有无过错,待事情解决,必要受杖刑三百,子絮她——”
王徽摇头,“官秩正四品及以上者,可纳银五百两以代杖刑。”
云绿又问,“可子絮毕竟是罪臣之后,目下尚未平反,直接面圣当真无妨?”
“无妨,在燕云时我便和子絮商量好了,假托是濮阳家远房亲戚之女,她形貌变化不小,金陵无人能认出来,当年濮阳华一案只抄了满门,事不涉九族,无碍的。”王徽匆匆解释两句,又吩咐道,“眼下来不及去东郊校场带人了。随龙,你这便回王府,把五百飞熊卫都领出来,咱们在刑部衙门门口会合。”
云绿更不多话,正待翻身上马,王徽却又凑近了,低声道:“回府之后,你去我书房里,从南往北数第二排博古架,上头有个官窑斗彩莲叶瓮,你把瓮里的东西带过来给我。”
云绿点头,领命而去。
王徽深吸口气,重新叩响了身后吴王府的大门。
边门开了个小窗,门房一见是王徽,顿时愣住,“燕、燕云王爷,您……您不是走了……”
王徽面无表情,“开门,本王忘了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