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捉贼(2/2)
待到这六人回来之后,按照惯例,第一旬的守夜、巡护工作,自然也是交给他们来做。
一百五十个亲卫,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王徽记性又好,虽说不至于个个熟识,但见了面至少也都能叫出名字来,平日接触多了,一些小习惯小动作自然也有印象。
而就有这么一名亲卫,引起了王徽的注意。
他姓邓,名叫邓富,家就住在雁门卫代县周边,永嘉二十一年四月初雁门关刚被攻破之时,就应征入伍了。
因在家排行第五,一般熟人也就称之为邓老五,时日久了,王徽也就跟着顺口叫一声“小五子”。
那日王徽带人从校场回返,刚巧碰见他回营销假,因是近身亲卫,王徽也不摆架子,就笑着叫了他一声。
然而邓老五却恍如未闻,继续朝前走。
王徽又叫了一声。
邓老五身边的同袍就戳了他一下,他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跪下给将军见礼。
王徽倒也没在意,只道他是没听见,笑问几句家中情况,也就放人离去。
后来几天值守的时候,王徽又随口叫过几次小五子,然而叫到第三次上,这人才能随叫随到,前两次都得旁人提醒,才能知道将军是在叫他。
也是在静处叫的,不存在什么听不见这样的可能。
难道这三次他都在发呆?
王徽不免就留了心。
胡老六、毛定边等人也从阳和所跟到了雁门卫,眼下正是平朔将军亲卫营的正副把总,王徽就暗中叮嘱他们注意这个姓邓的。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两位把总就报了上来,说这个邓老五诸多小习惯都与先前有所不同,比方说往日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用自带的白瓷碗,而今却是什么碗都能用;以前每天晚上必要擦拭一遍自己那把破刀,爱得跟眼珠子似的,而今销假回来也有小半月了,却一次都没见他擦过。
种种处处,不一而足。
都是极细微的反常,若非刻意去观察,恐怕还看不出来。
但反常就是反常,哪怕事情再小,也能说明问题。
王徽心下有数了,就下令不必再盯梢,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
#
“……过了这么久,也没人再能注意到那些反常之处了。”王徽食指轻敲桌案,嘴角还噙着浅笑,“倒是习惯得快。”
王鸢和李谧面面相觑,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骇然。
“这、这这这……这恐怕是奸细啊主子!”王鸢身为技术宅,很少接触这类事情,难免就有点慌神,“还、还是赶紧把子絮姐她们叫过来——不对,还是先去把那姓邓的拿下呀!”
李谧到底走的路多一些,虽然也有点急,却还算沉稳,皱眉道:“不行,万一打草惊蛇……”
“就是怕打草惊蛇,我才隐忍不发。”王徽就点头,“亲卫营人数那么少,又个个都是我亲自考核选拔上来的,却还是能被渗入……只怕来头不小。”
“是、是鞑子?还是——”王鸢忽然一滞,想到了某种可能,顿时脸色发白,“难道会是京里?!”
“眼下也不好说,他们背后是谁,混进来多少人,想干什么,都一点端倪不露,我抓住邓富一人不难,可万一他还有同伙,那就不好办了。”王徽声音低沉,轻轻摇着头。
是啊,雁门大营上下九万之众,再加上伙房浆洗、洒扫下人、卫所衙门各处官员,怎么也有将近十万人,总不能挨个查个底朝天吧?
那这一年也就什么都不用干了。
“唯今之计,只有让他们耐不住自个跳出来才好。”王徽慢慢说着,嘴角就露了一丝笑意,抬眼看向两人,“此事还需你们两位助我一臂之力。”
王鸢李谧连忙躬身抱拳,恭敬道:“将军但有所命,属下在所不辞!”
王徽就微笑颔首。
“随龙和子絮他们日日跟这些亲卫接触,便算涵养再好,天长日久的,也难保不露破绽,”她接着道,“你们俩却不同,成天呆在后院和工坊里,等闲也见不着他们。”
“我也不用你们去做那些为难的,该干啥还是干啥,只照我说的,把云梯车上的钉子捣鼓好就行。平日对外也要一并宣扬,顶好让所有人都知道咱们的云梯是新制的,钉子才是关键——懂吗?”
王鸢和李谧神情有些呆滞,一边听一边点头,恨不能拿笔记下来。
考验演技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