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四十七章(2/3)
在半路上,阿娇突然好奇的问道:“母亲,为何我没有正式的名字,也能够得到朝廷的册封呢?”
馆陶大长公主敲了敲阿娇的头,漫不经心地说道:“你这个傻孩子,全是这种东西,并不是放着好看的。”
霎那间,阿娇明白了。原来,这是以权谋私呀!
过了几天之后,阿娇就正式进入咸阳宫求学。
第一天进入咸阳宫,阿娇还不需要正式进入学习。因为,宫学需要为阿娇办理各种各样的入学信息。最重要的是,需要核实阿娇的身份。
如果阿娇的父母不是朝廷官员,不是大汉爵位的传承者,也不是皇亲国戚。那么,她就不能进入咸阳宫学习。
大家千万不要误会,认为这样的选择方式是对平民的一种歧视。实际上,这样的行为是一种无声的鼓励。
因为,如果有人想要自己的下一代进入咸阳宫学习。那么,这些平民出身的人就应该更加努力,争取进入官僚阶级。那么,即使他们自己做不到,他们的下一代也能够做到。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连平民都可以进入咸阳宫。那么,整个咸阳宫有那么大的位置,来安放这些平民子弟吗?
除了需要自己的父母拥有一定的身份之外,进入咸阳宫的学子也必须是嫡子嫡女。如果不是嫡子嫡女,就算是庶出的皇子皇女也不可以进入咸阳宫宫学。
当初光元女皇这样吩咐,就是为了保证正夫和正妻,以及嫡子嫡女的权益。事实上,在女皇陛下的心中,她更加赞成一夫一妻制。只不过,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想法很难推广。
办理了入学手续的第二天,阿娇就正式进入了咸阳宫宫学学习。
事实上,天下的学院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在咸阳宫中,人际关系更加复杂。
当阿娇进入咸阳宫学习之后,仅仅半个小时的时间,她就融入了所有人的中间。又过了一段时间,让人觉得神奇的是,她居然成为了一群小孩子的首领。这收服人心的手段,真是绝了。
或许对于阿娇而言,进入咸阳宫中并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发展人脉。短短五年过去之后,整个咸阳宫宫学,几乎全是她的迷弟和迷妹。
一个文采斐然,武功盖世,仿佛天上的太阳一般耀眼的人,估计很多人都会喜欢吧!
刘邦大为震怒,就派使臣出使匈奴摸清底细。
匈奴把他们强壮能战的士兵和肥壮的牛马都藏了起来,只显露出年老弱小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
派去的使臣不知其底细,十余批回来,都说匈奴可以攻击。
最后,刘邦派刘敬再去出使匈奴,他回来报告说:“两国交兵,这时该炫耀显示自己的长处才是。现在我去那里,只看到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一定是故意显露自己的短处,而埋伏奇兵来争取胜利。我以为匈奴是不能攻打的。”
而就在这个时候,汉朝军队已经越过了句注山,二十万大军已经出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