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二十四章(2/4)
燕清慢悠悠地说着,点到为止。
吕布已然恍然大悟,不禁抚掌,问道:“主公那般做,既是警告,也是欲擒故纵罢?”
“然也!”
燕清粲然一笑,想顺势去摸吕布背,又艰难忍住了。
只实在按捺不住手痒,选了折衷方法,不着痕迹地将手心搭在了吕布宽大的手背上。
吕布瞬间惊醒,蓦然挺胸,微抽口凉气。
除此之外,倒没别的大反应。
——看来摸背不行,搓搓熊掌的尺度还是可以接受的。
成功从偶像那占了点甜头的燕清心下大定,又夸一句:“孺子可教也。”
吕布的心一阵瞎蹦跶,面上却还做矜持,也不多看燕清,只正儿八经道:“只是布仍有一事不解。”
燕清:“嗯?”
吕布问:“主公就不担心,那两人或太愚钝,无法领略这深意,真当主公执意拒绝?”
燕清继续教他:“张世平是个聪明的,眼光也不错(能挑中潜龙刘备),就是运气不够,捉不到时机成事。如今摆在他们身前的路,就那么三条。”
吕布屏息静听。
燕清道:“一是狠心全送给我,好做全这个雪中送炭的大人情;一是回去北地,任公孙瓒强征了去,血本无归;一是南下或东去,将马贩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吕布连连点头。
燕清最后总结:“何况他们多思考一日,这几百匹马就要滞留一日,损失的,可是他们的银钱。而我们明日便要启程去往治所,两相逼迫下,他们无法权衡太多,就必须尽快做出决定了。”
其实双方都是吃准了时机来的:燕清正缺兵缺马,钱也不多;而他们进退两难,担心货物烂在手里。
然而地位和人谋的极大差距,就使得这妥协的一方,注定出现在商人一方了。
燕清倒不是有心让张世平他们吃大亏,甚至在他的计划里,鼓励商业和耕种,就是极重要的一环。
只是‘受豪商资助而起兵’和‘仁德清正,为众望所在,民争相献财’之间,定是后者更有利于他树立名望。
而时间紧迫,他在眼中匮缺兵力钱财的情况下,要在深浅不知、贼乱不止,还有董卓这大敌将来的豫州,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就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了。
否则拉个赞助,根本称不是可耻的事,何必这般拐弯抹角?
吕布尚不知燕清的难处和无奈,但听到这话,也搞懂了为何燕清这般胸有成竹。
吕布略作思量,将最后一个问题问出:“主公今日拒收百姓财物的话,已放出去了,明日因筹码加重,就改了做派,如此朝夕令改,岂不易招来诽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