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黑牙神教来了(2/4)
门口准备了一个小小的水池,来源就是自来水,打开院门就是鸟居,参道干脆直接用石板代替,实在是院子就那么大,还能怎么折腾?
正规点的神社本殿,币殿,拜殿都是需要有的,李云龙的黑川神社总共就这么大还有自己居住的地方,当然是能怎么省事就怎么省事,反正能够提供给人们参拜的地方不就好了。
重点是塞钱箱,一定要摆在显眼的地方!
至于神社本应提供的其他服务,李云龙就准备了一个绘马,也就是给信徒挂许愿牌的地方。
其他的别说护身符的回收地点了,就连出售护身符的地点都没有!
反正李云龙要的不过是神社提供给自己的身份,以及附带的社会地位,从来也没指望过经营神社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李云龙的这种想法在日岛是很少见的,否则日岛政府也不需要专门出台《宗教法人法》了。
实际上日岛的神社虽然数量很多但是在收入方面两级分化的非常严重!
日岛规模比较大的著名神社在其中工作的神职人员是可以享受到公务员待遇的,也就是说能够享受到国家发给的补贴。
而且这些著名的大神社往往有固定的信众群体,在信众当中会出现子承父业,一个家族数百年都供奉同一个神社的现象。
每年光是香油钱和各种捐赠就可以过亿,再加上本身经营性收入,简直富的流油!
与此同时根据神道本厅公布的数据,日岛有超过60的神社香油钱的年收入达不到300万日元。
像李云龙自己折腾出来的黑川神社,这种三无的微型神社,如果不努力经营的话根本不可能凭着香油钱过日子!
日岛强调匠人精神,再加上日岛阶级固化,一个家族数代人都从事同一职业的现象比比皆是。
所以除非真的经营不下去了,否则神社的经营者都会努力经营下去的!
请注意在日岛和大陆不同,很多神社都属于家神社,是可以被当做产业继承的,包括一些寺庙也是如此!
哪怕李云龙折腾出来的黑川神社,虽然是标准的三无微型神社,在日岛政府方面是不承认为宗教设施的。
但是李云龙仍然可以大大方方的开门做生意,只要有信徒也完全可以来李云龙的黑川神社这里参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