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2)
大溪地地形开阔,常种植水稻高粱等农作物。这些农物种植人数多,农户只能自己自主。从去年开始,锦绣商行放就扬言收一批甘蔗做糖饼,收价一贯五。锦绣商行是文昌县最大的商行,再加上有心人煽风点火,文昌县农户掀起一股甘蔗热。
现经过一年种植,甘蔗终于成熟,只是收钱由一贯五变成了五钱……这是一个死不了,但一年辛苦白费的价格。有不少农户自认倒霉,和锦绣商行签订契书,还有不少处于观望状态。
王岩田是大溪地村的甘蔗大户,他将二十亩甘蔗赊欠给大青谷已经在村里传开。和五钱价格相比,王岩田这里更不靠谱。就在这忐忑间,萧蜀来到大溪地,直接将剩余银两结清,其他村民们震惊了。
众人一合计,这才有了大青谷一行。
“大青谷要是愿意收,银两这块也可以先欠着……”大汉怕沈誉不同意,连忙补充。王岩田的收价是两贯,他们要求不高,一贯五甚至一贯都可以。
“沈谷主……”众人有些眼巴巴的看着沈誉。沈誉面相稚嫩,可能有求于沈誉的原因,他们只感觉紧张无比。
“大青还是按两贯收,只是有一要求……”就在这紧张的气氛中,沈誉缓缓道。
“什么要求?”众人紧张。
“在同等价钱下,诸位日后要将甘蔗率先提供给大青谷。”
“大青谷明年还收甘蔗?”
“自然。”
“谢沈谷主大恩。”
沈誉刚刚说完,王岩田几人扑通一声跪地。他们的甘蔗地是由水稻地更改过来。日后要重新种水稻,需要修养一年,他们还在发愁明年的粮食问题,现在沈誉将其完美解决。
半时辰后,契书签订,众农户掂着沉甸甸的银子,心中大石也放了下来。按照约定,三十亩甘蔗会在三日内陆续过来。除此,沈誉还向众人承诺,大青谷将不受限制的收甘蔗。
众人喜出望外,除了自家甘蔗地,他们也有不少亲朋同乡入了甘蔗的大坑……
大溪地村民效率高,第二天天不亮,就有不少村民陆续送来甘蔗。众人采用的是牛车运输,一车大概能运二百株左右。随着甘蔗陆续运来,沈誉大手一挥,吩咐白糖厂不歇的生产。大青谷就像一个陀螺,高速又有效率的运转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