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4/4)
最后一道程序是开智开笔,孙秀才手持一支饱蘸朱砂的毛笔,于洛炎的眉心画作一点红痣,因“痣”同“智”,代表着孩子自此之后开启智慧,眼明心亮,学习一点就通。
老仆在一旁打击小鼓,此举谓之“击鼓明智”,入学鼓箧,孙其业也。通过打鼓,引起学生对于学习的重视。
最后,孙秀才指导着洛炎,在纸上写下一个“本”字。
自此,入学礼终于完成。
从此,洛炎便是孙秀才的学生了。
仪式完成之后,老夫子与洛青松又与孙秀才说了一阵话,便告辞离去,洛青松来之前已经告诉过他,他先将老夫子送回小林村,待到洛炎下午下学,他便来接他。
尽管洛炎表示离得很近,他完全可以自己走回家,私塾肯定有人可以结伴同行,但顾青松坚决不同意他一个人走回家。
孙秀才把洛炎叫过去单独考校一番,发现洛炎的基本功很是扎实,四书五经能背能说,小小年纪,连字也有了几分风骨,很是高兴,只觉得这学生是个难得的好苗子。
孙秀才的私塾不大,分成甲乙丙三个班,甲班是修完四书五经,准备参加童试的班级,乙班是还在学习四书五经的班级,丙班则是蒙学,学习《幼学琼林》《三字经》等启蒙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