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被暗卫吓傻的朱元璋!【求月票,求打赏】(1/4)
“五年之内,当使全国军民足食。八年之内,当使全国粮产恢复到元世祖年间水平,即,岁入一千二百万担以上。十年之内,当使粮价降至唐太宗贞观年间水平,即,斗米仅三钱。”
念完,朱元璋将奏折一合,走到了胡惟庸的身边,低头瞧着他说道:“胡惟庸啊,这些豪言壮语都是出自你手吧?”
听着朱元璋的问话,胡惟庸依旧跪在地上,身子却缓缓挺了起来,回话道:“是。”
“但,它并非只是豪言壮语,禀皇上,五年生养,十年富国,这前景定能实现。”
说这话时,胡惟庸满脸的自信。
听着他的话,瞧着他自信的模样,朱元璋却缓缓抬着头叹了口气,道:“这前景,让咱一宿都没合眼呐。”
“想想都激动!”
说完,朱元璋便又转了话题,道:“一开始,咱是想把你给杀了,但是咱舍不得杀你呀。不但舍不得,实话告诉你吧,咱在考虑到中书省丞相人选的时候,咱还想到过你呢!”
地上的胡惟庸,在听到朱元璋给他画下的这个饼时,顿时惊讶的瞪圆了眼珠子。
仿佛难以控制内心当中的喜悦一般,呼吸都有些急促。
可左想右想,又觉得自己这模样实在不妥,却又想不到该说什么,只能是干脆埋头一拜,跪在了朱元璋的面前。
瞧着胡惟庸的模样,朱元璋再次缓缓说道:“从当初那件铸砖碶名的创举,到今天这件新政条款,咱看的清楚着呢。你这个人啊,要是把本事全都放出来的话,肯定比李善长还要精明强干。”
听着朱元璋给他鼓劲,胡惟庸顿时有种遇到知心伯乐的感觉,感动的喊道:“皇上!”
而一旁的朱元璋也没有丝毫的耽搁,直接大声的说道:“胡惟庸听旨!”
“着你升任中书省参政,皆户部侍郎。”
“正三品!”
随着朱元璋这话一出口,往日无官无职的胡惟庸,片刻间便成为了朝廷六部之一的户部侍郎,不仅如此,还是中书省参政,正三品的官衔!
胡惟庸顿时激动的对朱元璋喊道:“臣,胡惟庸,领旨,谢龙恩呐!”
随着胡惟庸再次的埋首一拜,朱元璋站在他的面前,坦然的受了他这一拜,眼珠子静静的瞧着他,嘴角不知何时挂上了些许得意的笑意。
当朱元璋对胡惟庸的任命结束后,朱元璋的东暖阁又来了一位意外的来客。
郑光祖静静的站在阁外,等待着胡惟庸离开后,这才禀报了朱元璋,走了进去。
此刻坐在龙榻上的朱元璋,瞧着从门外走进来的郑光祖,当郑光祖跪拜见礼后,朱元璋立马笑着问道:“光祖啊,你可是从来都不曾主动的拜见过咱的,今天过来,是有何事嘛?”
听着朱元璋的话,郑光祖忙告罪道:“回禀陛下,之前因为靠山王安排的事务实在繁忙,且与正常官吏不同,所以不太经常能到陛下圣前聆听教诲,还望陛下恕罪。”
“而臣今日前来,还确实是有事。”
说着,郑光祖便起身从怀中掏出一份厚厚的奏折,其上写着无数人的名字和信息。
随后递给了朱元璋,说道:“陛下,建国之前,靠山王曾建立一支秘密的探查情报的组织,诣在帮助陛下网罗天下情报。名为暗卫。”
“其中暗卫为负责情报收集的人员,影卫则为负责暗杀任务的武力人员。”
“这些年下来,内部的人员也是不少。”
“靠山王有言,暗卫牵扯甚广,干系太大,若在大明未立之前,还能勉强为陛下打理。可如今已然开国,此等国之重器,便不能由个人私自掌控。”
“所以,今日微臣前来,便是按照大王的指示,将暗卫交还于陛下。”
“陛下,这份名单上的是暗卫的一些重要暗子。至于暗卫所有的人员名单以及联络方式,之后靠山王身边的陈都会将具体的信息向陛下禀报。”
听着郑光祖的话,朱元璋先是心中一喜,可转头便皱起了眉头,对着面前的郑光祖说道:“咱都没有说,军涛便自己要撂挑子不干了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