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朱元璋的制衡之术【求月票,求打赏】(3/4)
李善长的寿辰,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绝不是今日。
“李公,今儿是谁的寿辰?您跟夫人,都不是今日呀。”
见胡惟庸不知道,李善长便是一笑,道:“是我的养母,她今年九十九岁了,我一点都没声张,只几个家人来做寿,晚上你也来吧。”
听到这话,胡惟庸立马感受到了李善长对他的厚待,忙说道:“谢恩公!”
而李善长则嘱咐道:“记住了,不准声张,免的臣僚们给我添乱。上回扩建宅院的事还没了呢。”
李善长虽然是这么说,可胡惟庸却不是那种一根筋的人。
李善长说不要,是真的不要吗?
或许是吧,但如今的李善长是什么人,未来板上钉钉的中书省丞相,老母寿辰真要这么寒酸?
在与李善长分别后,胡惟庸想了想后,便第一时间来到了平日里与李善长交情最好的汤和那里。
在求见过后,知道胡惟庸是李善长身边最亲近之人的汤和,也是给了他一个面子,让人将他带了进来。
并且,在胡惟庸进来后也是满脸的热情。
而胡惟庸在与汤和客套了几句后,便偷偷的将李善长老母寿辰的事情给透漏了出去。
当然,李善长既然提点他不能说出去,胡惟庸自然是交代了自己今日来此不能说的事情。
汤和身为武将,在建国之后的作用本就不可能如同往昔一般重要。
这一点虽然最开始时有些不自在。
可想了想后也就明白。
所以一直都想跟一位朝中重量级的文臣交好,以此来保证自己日后在朝中的地位。
如今听到李善长老母寿辰的事情,而且这事并未公开,基本上没人知道。
这不就是一个加深与李善长之间关系的好机会嘛?
对于胡惟庸前来报信,汤和也是非常的感谢。
而胡惟庸则里外里的收了两份人情。
朱元璋北巡的队伍中。
朱元璋的龙辇之上。
朱元璋横躺在床上,中间隔着一张桌子,而刘伯温则坐在一角。
朱元璋微微闭着双眼,对身边的刘伯温淡淡说道:“徐达他们已经打到山东了,估计五日之内就可兵临大都,真希望他们攻城顺利呀。”
“都说大都城固若金汤,唉。”
听着朱元璋的话,刘伯温道:“皇上,臣早年赶考,曾经去过大都,那城确实是坚固。但微臣认为,元廷意志早已土崩瓦解,他们徒有一座坚城,不足以苟延残喘。”
刘伯温虽然说的有些道理,可朱元璋却只是说道:“但愿如此吧。”
显然,朱元璋想跟刘伯温聊的并不是这件事。
话一说完,便又调转话音,说道:“伯温啊,授封大典咱一推再推,你说为何呀?”
听到朱元璋提起这事,早已经被自己这张破嘴坑了好几次的刘伯温,急忙说道:“臣不知道。”
见刘伯温不愿意说,朱元璋却非要问:“猜猜。”
刘伯温见推不过,便道:“臣斗胆,皇上是担忧将帅们,争名争功争荣利,摆不平。因而,一再推延。”
可朱元璋却笑了笑后,说道:“不全是,名利之争,永远都会有的。咱之所以往后拖呀,那是因为咱想好了授封将帅的办法,但是还想不出制约他们的主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