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天下无人能出其左【求月票求打赏】(3/4)
面色严肃的朱元璋,眼睁睁的看着面前这几具尸体,想到他们曾经都是自己的同乡,是自己亲自带出来的娃娃。
一时间,眼眶中泪水涌动。
“是咱害了你们啊。”
“是咱害了你们啊!”
此时的朱元璋,没有了在人前的威严,如同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一般,满脸憋屈的哭着。
声音几度更咽。
蹲在朱勇等人的身边,瞧着他们血肉模糊的样子,朱元璋悲痛的说道:“跟你们说句心里话,是哪些乡绅、财主们逼咱干的,是元廷害的,他们逼的咱,不得不处死你们。”
说到这里,顿时情绪崩溃,痛哭起来。
声音更咽的喊道:“娃们啊,我心疼啊.......”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啊!”
“娃们啊.....”
一时间,悲情之声在灵堂中响起,朱元璋的脸上被泪水布满,鼻涕横流。
纵然狼狈,却是真心实意的悲切。
人前,永远不悲不喜的朱元璋,如今在这无人之处,终于再也无法抑制自己心中的痛苦、悲伤。
表现出了作为一个人最真实的一面。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历代君主帝王,纵然绝情绝性,可这内心的悲痛,却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就当朱元璋在灵堂内痛哭之际,另外外却突然响起一道细微的脚步声。
正在痛哭之中的朱元璋,脸色瞬间惊变,如狼回顾一般,趴在朱勇等人的面前,朝着身后回望而去。
“谁!”
朱元璋的一声惊喝落下。
刘伯温的身影缓缓的出现在了灵堂的门口。
只见那刘伯温站在门外,恭敬的朝着灵堂中的朱元璋一拜,道:“刘伯温拜见大帅。”
朱元璋见到是刘伯温,急忙便收起了刚刚脸上的那副哭容。
可上一秒才痛哭过的他,如今又如何能表现的天衣无缝。
甚至在跟刘伯温说话时,话音当中还带着哭腔。
知道自己失态的朱元璋,强忍着心中的悲痛,说道:“先生找咱何事?”
说着,有些尴尬的说道:“如今我这副丑样子,全让您给看见了。”
而跪在地上的刘伯温,却坚定的说道:“不,我没有看见什么丑样子,不仅如此,今天我还看见了金陵城上的王者之气,看见了朱元璋大元帅您暗藏的那颗帝王之心!”
听着刘伯温如此**裸的话,朱元璋在心惊之余,刚刚心中的那些悲痛也渐渐恢复过来。
不顾脸上还残存的泪痕,将那刘伯温给扶了起来,说道:“先生快起。”
“先生为何如此说呀?”
刘伯温直言道:“若大帅没有那颗帝王之心,大帅就不会这么做,即使是这么做了,也不会这么的痛苦。”
刘伯温的话很简单,却直指朱元璋的内心。
朱元璋在此刻已然是恢复到了往日心境,说道:“先生这是一眼便将咱给看穿了啊。”
刘伯温道:“大帅所为,伯温佩服万分呐,成大事者无不如此,成大事者也必须如此。”
自从朱元璋决定这么做以来,虽然很多人都没有对他提过反对的意见,但却没有人认同过他这样做。
如今听到刘伯温的话,不知有几分真,几分假,却是惊喜的顿时说道:“先生真是咱的知音呐。”
刘伯温闻言,再次说道:“不过,在下有一句话还要敬告大帅。”
“先生请讲。”
刘伯温道:“如果大帅想要成为真正的帝王,那么像这样的苦难才刚刚开始,大苦大难还在后头呢。”
刘伯温的话,让此刻的朱元璋突然沉默了。
因为这句话彻底的说进了朱元璋的内心深处。
他清楚,他不是不清楚,像今日这样的惩戒,只是一个开始。
日后,想要成为帝王,想要成为那一统山河的一国之君,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就此结束。
这也是他朱元璋一直在担心的事情。
毕竟,他是人,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他不可能没有七情六欲。
而那些帝王们,之所以可以做出那么绝情绝性的事来,是像今天的他自己一样,将一切苦难都隐藏在了心里,隐藏在了人后。
一旦真的想要踏上这么一条通天的道路。
那他就彻底没有了回头路。
只能朝前走。
至于前面是什么,没有人知道。
可能是要亲手杀掉自己至亲至信之人,可能是再也无法在自己最亲近的马秀英面前表现真情。
可能是要像很多君主一样,甚至对自己的儿子也要防备。
人的感情,不仅是要接受的。
也是要释放,要付出的。
可是,他该跟谁释放,该跟谁付出。
当身边没有一个是自己可以完全信任,不设防备时,也就没有了释放的出口。
而这些感情留在身体里,带来的只会是痛苦。
最重要的是,此刻他所承受的苦难,只是一个开始,大苦大难,还在后头,无穷无尽........
刘伯温的话算是将这些全部归纳在了一句话里。
就在朱元璋对于刘伯温这话沉思之际,刘伯温却突然再次躬身对着朱元璋说道:“大帅,实不相瞒,这次在下之所以来这里,是想要正式投靠大帅。”
还在沉思当中的朱元璋,听到刘伯温这话时心中一动。
不由的问道:“先生,上回咱命善长亲自到府上去请先生时,先生为何不来,即便咱将先生硬生生的绑来,先生也不愿入慕,而如今,为何就突然想开了?”
刘伯温似乎早就想到了朱元璋要这么问,当即说道:“上一次当大帅命善长兄拿着那封满是错字的聘书前来相邀时,伯温其实已经心动了。”
“只不过那时是心动而身未动,之后被大帅绑来这金陵城后,伯温对于大帅的蛮横还是有些埋怨的,可后来在与大帅去了一趟安丰路后,这些怨气也就没有了。”
“而如今,当伯温今日看到那金陵城上的王者之气时,伯温便明白,大帅乃是天命注定的帝王之人,当今这天下,也早晚是大帅您的。”
听着刘伯温将自己给夸了一通,朱元璋虽然脸上带笑,可心中却没有丝毫的波澜。
反而是故作疑惑的说道:“当初在安丰路时,我看先生对咱那小舅子军涛十分敬重,咱还想着军涛能替咱收拢到先生之心呢。”
朱元璋的话,天衣无缝。
却将自己想要问的话全部说了出来。
刘伯温是何等人,那心思也是极为敏捷的。
在听到朱元璋这话的一瞬间,便知道朱元璋到底想问的是什么。
不过,这话对方的身份不能说,但他可以。
刘伯温没有丝毫隐瞒,坦诚的说道:“大帅,实不相瞒,当伯温第一次见到齐大将军时,便发现大将军浑身上下贵气冲天,其未来贵不可言。纵是将其与历朝太子相比,也丝毫不逊色。”
“当初伯温就在想,大帅麾下有如此之人,大业岂有不成之理。”
“名臣择主而投,若无今日大帅在金陵城这一番,伯温确实觉得大将军才是天命之人。”
“安丰路这一行,相信大帅也见到了大将军之才,仅以一路之地,便足以与天下群雄争锋,称之为旷世奇才,前无古人,也不足为奇。”
“但历朝历代,奇才鬼才却也不少,但真正能够登上这九五至尊之位的,却只有那么几个,为何?在下愚昧,但以在下的拙见,便是今日在那金陵城上的王者之气!”
“大帅内心痛苦,却依旧能够坚持将那大刀砍下去,为了整个义军的大业,不惜断臂求生。这等心智毅力,才是王者之根本!”
“而反观大将军,贵则贵已,却未达九五之极,在安丰路时观大将军所行所言,皆无大帅今日之决断。更何况,大将军原是大帅夫人之胞弟,以大帅之王者之气,辅以大将军之才,这天下诸事,岂有不平之理?”
“所以,伯温忏愧,明主在前却愚昧不知,今日特来投靠,还望大帅能不计前嫌,原谅伯温愚昧。”
此刻站在刘伯温面前的朱元璋,听着刘伯温口中这真挚的话,心中沉默。
瞧着跪在地上的刘伯温,心中思定,说道:“先生快快请起,怎么又跪下了,快快起来,今日咱没了一位英勇的义子,却多了先生这么一位旷世奇才,也算是老天对咱不薄了。”
不管刘伯温如何说,朱元璋却对他口中所说的齐衡之言避而不谈。
仿佛他压根没有听到有关于齐衡的话一般。
但其实内心当中对于刘伯温看待齐衡的看法,却十分的认同。
对于眼前这刘伯温的眼力,也是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
毕竟,自己对齐衡了解清楚,那是因为他们长久的相处。
可这刘伯温,却仅仅只是跟在他们身边去了一趟安丰路,竟然对齐衡的心性便有如此深的了解,可见其眼力之非凡。
不过,却还是开口试探道:“既然先生如今愿意到咱朱元璋的麾下,以先生之才主政一方都是屈才,咱一时也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好的官职,这样,先生你来说,你想到什么地方任职。”
听着朱元璋竟然主动让自己选择职位,刘伯温虽然心中早有谋划,却也没有想到这一出。
思虑朱元璋你这话意思的同时,缓缓开口道:“若大帅愿意,伯温,想到大将军的麾下学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