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接虎威大将军回金陵(3/4)
“咱这些日子,也确实是有些懈怠了啊......”
朱元璋自我检讨着。
可是,马秀英的话只是给了他一些警醒。
如今金陵城四周的无数地盘以及百姓,加上这金陵城,又该如何管理?
如何统帅?
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境内的百姓安居乐业?
汤和那句话说的对,百姓们只要给他们一份安稳,就能很快恢复过来。
可如何给他们安稳呢?
如今这些城池都被自己打下来了,但百姓安稳了嘛?
没有。
吏治!
这显然是一个不可或缺多的环节。
然而,从小到大,压根没有过任何官场经验,甚至连听都听的很少的朱元璋。
虽然能够想到吏治这个东西。
但吏治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他哪里知道。
要通过什么方法,什么手段,来管理境内的百姓。
这个城里的粮食多了,那个城市里的粮食少了,一边贵,一边便宜。
那边的百姓吃不上饭,这边的百姓奢靡无度。
一个城池中该有几个菜市场,又该修建在哪里,百姓被人欺负了,该如何报官。
官员如何解决..........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没有真正进入官场几年的时间,哪里能够明白这些。
朱元璋虽然也带兵打过几天仗。
如今麾下的将士更是达到了十数万。
可是,带兵和吏治不同。
此时的朱元璋,无比怀念齐衡在的时候。
似乎很多事情根本不需要自己说,齐衡就都解决了。
虽然如今身边的李善长也不错,也被自己任命为了金陵城的平章政事。
可是,自己很多事情都无法像对待齐衡似的,可以完全信任,一股脑的交给他。
并且,相比于齐衡,李善长的种种行为,让他觉得这人不够果断。
还有就是,李善长如今也只是一个金陵府的平章政事,可如今他麾下的地盘,除了齐衡正在治政的安丰路外,还有其它很多的城池需要治理。
这些城池,每一个都有很多的问题,让他感觉怎么都解决不完。
可自己又不能将这些全部交给李善长。
如今交给他容易,日后又该如何收回这些权力。
想想当初的齐衡,身边总是能够出现一些能力不错的官员和手下帮他分担。
虽然很多时候官员的数量依旧不足,却要比自己强太多了。
此时的朱元璋,迫切的需要一个可以帮助他统领大局的人在身边,自己也好在身边学习,有个领路人。
想着这些,朱元璋默默数了数。
自从他离开黄岗来到金陵,已经三年的时间了。
在这三年中,齐衡也经常给他来往书信,对于安丰路的信息他也有些了解。
如今整个安丰路在施才英的主政下,似乎已经步入了正轨。
一念至此,朱元璋突然紧了紧手掌。
召回齐衡的念头在他的脑海里挥散不去。
一整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
朱元璋这一整天里一直都在考虑着要不要召回齐衡的事情。
可是,一方面他非常迫切的需要齐衡在自己身边帮助自己。
另外一方面却又觉得自己身为大帅,义军的大元帅,不能什么事都靠着齐衡。
当初将齐衡留在安丰路,除了想要他帮自己治理安丰路的原因外,也未尝没有借机使齐衡远离义军权力中央的心思。
这样一来,不在身边的齐衡自然会少了很多的机会。
他的重要性也会渐渐的在义军当中淡化。
脑海中乱七八糟念头繁杂的朱元璋,不知不觉间也不知道走到了哪里。
看着眼前那乱哄哄的景象,朱元璋不禁眉头一皱。
“你们在干什么?!”
在他的前面,十多名义军士兵正在一处府邸中收刮着乱七八糟的值钱东西。
金银珠宝,古玩字画.....
前面的义军士兵听到身后的声音,刚一回头立马看到了面前的朱元璋,顿时吓了一跳:“大,大帅。”
朱元璋瞧着对方慌张的神色,顿时猜到他们没有在做什么好事,立马喝道:“这些东西都是谁的?你们为何要抢夺人家的财物?”
为首的军官急忙跪在地上,说道:“大帅,这些,这些都是城中大财主的财物,这些大财主平日里祸害百姓,我,我也是为民除害。”
听着这话,就在朱元璋分辨着真假时,一旁被士兵压着的大财主顿时哭喊着挣脱了士兵的束缚,跪在了朱元璋的面前,喊道:“大帅,大帅,下人虽然不敢说是什么大善人,但平日里也绝没有祸害相邻啊,我是个本本分分的生意人啊!”
“而且,我平时也会救助一些吃不上饭的百姓,从未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啊!大帅!”
朱元璋低头看了看跪在自己面前的大财主,瞧着他那张面善的脸,心里也拿不准主意。
想了想后,他对着一旁的士兵问道:“你们受了谁的命令?可有他祸害乡邻百姓的证据?”
士兵慌张的不知该说什么。
“大帅,,我们也是从别人口中得知的。”
听到这话,朱元璋立马明白,这人根本没有什么证据。
朱元璋咬着牙没有发作,对着面前的士兵说道:“你们是谁的手下?”
将士道:“我们是徐将军的手下。”
朱元璋面无表情的说道:“将所有东西都还给人家,另外,自己去徐达那里领罪!”
将士听到这话,急急忙忙的从地上爬起,将那些东西还给财主后,赶紧离开了。
而原地跪着的财主,再次朝着朱元璋实实在在的磕了几个头,说道:“多谢大帅,多谢大帅!!”
朱元璋道:“行了,回去吧。”
说完,转身便离开了。
走在路上,刚刚所发生的事情,让朱元璋清楚的明白,如今城中的局势,只怕并不像表面这般的平静。
想到这里,朱元璋终于拿定了主意。
第二天。
在与家中的马秀英交代一声后,朱元璋便带着人准备前往安丰路,亲自将齐衡接到金陵城中。
既然要召回齐衡,那就要将面子上的事情做足了,自己作为大元帅亲自去接!
同时也抱着自己亲自去瞧瞧如今安丰路情况的心思。
就当朱元璋带着身边的人站在大帅府的门口,即刻准备前往安丰路时,一名士兵突然从街头跑了过来。
瞧着准备离开的朱元璋,急切的说道:“大帅,命您的命令,我们将刘伯温请来了!”
顺着士兵所指的方向,朱元璋立马看了过去。
在此刻的街头,正好有一辆马车停在边上,周围则守了四五名的士兵,似乎在防止马车中的人逃离。
看到这一幕的朱元璋,与身边皱着眉头的李善长对视一眼,当即说道:“走,过去看看。”
说着,朱元璋翻身下马,来到了马车旁。
掀开帘子,只见那马车中还真的坐了一位留着长须的瘦弱男子,看模样,年纪应该有四十岁左右。
在他的身边,则是一位年仅二十出头的男子,应该就是手下所说的刘伯温之子,刘琏。
另外一侧,看穿着应该是一名下人。
朱元璋瞧着闭目养神的刘伯温,当即便乐了。
“先生!”
可朱元璋的话音,刘伯温却仿若未闻。
压根没有给予半点反应,似乎对于朱元璋用这种办法将他绑来,非常的不满。
对于刘伯温的心思,朱元璋心知肚明。
之前的两次邀请,朱元璋尽管没有见过这刘伯温一面,却也能看出这人是头犟驴。
想想也是,换了任何一个人,被人以这种方式绑来都有些不高兴的。
不过,朱元璋却并不急。
既然他刘伯温已经来了,就万万没有再逃离自己的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