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夏五月乙亥日发生了什么(2/3)
与鲁国的联姻关系。”
于是众大夫迎公子杵臼为君,是为齐景公。
景公立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与群臣在姜太公庙中歃血盟誓,曰:“诸君有不与崔庆同心者,有如此日!”这倒奇了,一个国君,不指着群臣与自己同心,反要与两个大臣同心,是什么道理?
这样的誓言每个人都得说,庆封说了,高止与国夏也说了。轮到晏婴时,他仰天叹道:“诸君能忠于君,利于社稷,而我不与同心者,有如上帝!”
这话一出,崔杼,庆封脸色一变。高止与国夏马上打圆场:“二位相国今日之举,正是忠君利社稷之大事也。”这两人脸上才和缓些。
此时莒国的黎比公还在临淄,崔庆二人奉齐景公与他订盟,之后黎比公归国。崔杼让棠无咎收敛州绰,贾举等人的尸身,与齐庄公一起同葬于北城,减等诸侯礼制,不用兵甲随葬,说:“怕他到地下逞凶。”
朝中料理停当了,崔杼又担心史官那支笔了,他命太史伯记录齐庄公的死因为疟疾,太史伯不听,在竹简上写:“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
崔杼大怒,马上杀了太史伯。太史氏还有三子,名太史仲,太史叔,太史季。太史伯后是弟弟太史仲,还是一模一样的写法,崔杼杀了他。之后太史叔也这样写,也被崔杼杀了。
轮到太史季了,崔杼把竹简拿过来对他说:“现在你三位兄长都死了,你难道不爱惜性命吗?要是按我说的写,便可免你一死。”
太史季对曰:“据事直书是史家的职责。失职偷生还不如死了呢!昔日赵穿弑杀晋灵公,太史董狐因为赵盾身为正卿,不能讨贼,而写‘赵盾弑其君夷皋’。赵盾尚不怪责于他,就是知道史官的职责不可废。我即便不写,天下也会有其他人会写。不记录此事不足以为相国遮丑,反而招来他人耻笑,所以我不是不爱惜性命,请相国裁断!”
崔杼叹道:“我也是为了齐国的社稷,不得以而行此下策。你便是直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