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解围睢阳(1/3)
毫不意外地讲,宋国执政的华元听到解扬的这一番告解,更加坚定了守城待援之心。
楚国主帅公子侧命军士们在城墙外堆起一坐土丘,上头修座楼,自己住在里头,居高临下,城内的一举一动都一览无余。华元也有样学样,也在城里筑坐土丘正好对着城外的土楼。
楚军是从秋九月开始转城了,到了第二年的夏五月,已经这般相持了九个多月。那睢阳城中,早就粮草耗尽,十人中总有六七个饿死。华元无法,只能以忠义来激励百姓,人们响应其号召,便是易子而食,拾骸骨为柴,也决不投降。
久攻不下,楚庄王也没了主意。军吏来报告:“营中只有七天的粮食了!”
“没想到一个宋国竟如此难攻下!”楚庄王亲自登车,到高处见那睢阳城中,守城兵士依旧军容严整,叹了一口气,召公子侧来商议班师之事。
申犀听说要班师,哭倒在庄王马前:“我父亲为了王命而死,大王怎能失信于他呢?”说得庄王面有愧色。
申叔时此时这为庄王驾车,在一旁献计道:“宋人之所以不降,是因为他们料定咱们不能在此相持日久。如果让军士们在城外修造房屋,开垦田地,表示咱们打算长久不走了,他们必会害怕。”
这计策好。楚庄王便命军士们沿着护城河修起营房,并拆除城外民居,并砍伐竹木来征集建筑材料。十名军士中,留五人攻城,五人耕种,十日一换,军士们互相传达命令。
华元听说此事,心急如焚,马上对宋文公说:“看来那楚王是不打算走了!如今晋国的援军不见影,该怎么办呢?不如我去楚营中,面见公子侧,逼他讲和,或可侥幸成事。”
宋文公想想也没有其他办法,只好叮嘱道:“社稷存亡,在此一举,千万小心!”
对于公子侧在土丘敌楼上的住宿及守备情况,华元早就探听清楚。等到夜半时分,他假扮作一位传达庄王口令的谒者,先从城墙上缒下,摸到土丘边。正好遇到一队
(本章未完,请翻页)
巡逻士兵,华元问他们:“主帅在上面吗?”
“在。”
“已经睡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