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楚庄王要问责(1/3)
郑穆公是梦兰而生的,当时的解释是:“此子必昌姬氏之宗。”本想是有一番大作为的,可终其一生也不过尔尔,无甚大功业。不过有一样,他生儿子的本事的确出众,这也算应了繁盛宗族的预言了。
穆公有十三子,灵公夷因为一口鼋肉被弑了,余下按齿序排名有公子坚,公子去疾,公子喜,公子騑,公子发,公子嘉,公子偃,公子舒,公子丰,公子羽,公子然,公子志。立哪个呢?
公子归生与公子宋第一个想到的当然是公子去疾,谁料这人有几分正气,抵死不从,说:“先君有这么多儿子,若论立贤,我自是没什么德行。若论立长,则公子坚在我前头。我姬去疾即便是死,也不敢逾越。”
没法子,只好立公子坚为君,是为郑襄公。这位襄公坚甫一即位,担心下头的弟弟们将来生事,便想只留下公子去疾一人辅政,其余的弟弟统统赶出郑国。
他来与公子去疾商量此事,当然被对方一脸正气地拒绝了:“兄弟公族,宛如枝叶茂盛,彼此相关,如果这般剪枝去叶,则本根俱露,再高大的树也会枯槁。主公若能容下诸弟,是臣之所愿。若不能容,我则必与诸弟同行,怎会独留于此,将来有何面目在地下见先君呢?”
一番话说动了襄公,便拜其余十一位弟弟为大夫,大家共参国政。那边公子宋也向晋国派出使臣送礼,以求人家承认。当然,赵盾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弑君的事实在太多了,他也管不过来。何况他自己屁股也不干净呢?
晋国是安抚住了,可楚国那边不肯放过呀!转过年,也就是周定王三年,楚庄王拜公子婴齐为将,率师伐郑,问责弑君之事。晋国派荀林父前往救郑,楚国讨不到便宜,便移师伐陈。郑国危机一解,郑襄公对晋国感激不尽,与晋成公在黑壤共会结盟。
同年,晋国的上卿赵盾病逝,他的中军元帅之位由郤缺代任。这位郤元帅刚
(本章未完,请翻页)
走马上任,就传来陈国与楚国讲和的消息,很明显,陈国打不过楚国,又抱上人家大腿了。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样的机会他怎肯放过?马上向晋成公进言,让荀林父合宋,卫,郑,曹四国之众跟着成公伐陈。
话说这怎么能怪人家陈国?楚国打来时你不相救,反怪别人投降?有本事直接打到楚国去呀?就只会柿子拣软的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