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宋子鲍散财买国(3/3)
斗。追兵群起而上,先杀了荡意诸,再杀了宋昭公。侍从们有不肯走的,也全遭屠戳。
宋昭公此行是抱定必死之心的,否则怎会携带国库重宝呢?其实他不是个坏人,如他所叹,自己做这个国君,上遭祖母嫌弃,下不被臣民待见,外头还得受晋楚大国的欺凌,实在是过得憋屈。只能寄情于田猎,排遣心中的苦楚。如果不是被这君位拖累,子杵臼或能称得上一位义气豪爽的伟丈夫,可惜了!
华耦引军回报襄夫人。华元,公孙友等大臣便奉襄夫人之命拥立公子鲍为君,是为宋文公。当天朝贺完,华耦回家便突然心绞痛而暴死了。文公念荡意诸之忠,用其弟荡虺为新的司马。至于荡意诸的司城之职,便以同母弟公子须顶了这个位子。
宋国有弑君之乱,赵盾顶着霸主的虚名,自是要装模作样讨伐一番。这回他自己不来了,只命荀林父为将,命卫,陈,郑三国之师来讨伐。
宋国的右师华元带着数车金帛送往晋营,再三陈述这回是国人自愿拥戴公子鲍为君,请求与晋国和解。荀林父准备接受宋国的求和,郑穆公不乐意了:“我等带兵来是跟从将军讨伐这种弑君的逆行的,如果接受了宋国的求和,以后乱臣贼子岂不得志了?”
荀林父说:“齐宋都是一样的行径,如今既已和齐国讲和,怎能独独不饶过宋国?况且国人拥戴新君,宋国自此安定,岂不是好事?”
这便与华元定盟而班师了。那郑国在中原与楚国间当了几世的墙头草了,悟力非常,郑穆公敏锐地感觉到晋国的霸主已是虚有其名了。他想:“晋国这样惟利是图,霸业是完了。如今楚庄王刚即位,正是立威之时,不如弃晋从楚,郑国自此可安定矣。”
郑穆公一回国便遣使与楚国通好,晋国那边知道了,也没有什么反应。事实上,又能有什么反应呢?
慧星的预言在宋国是应验了,那么下一个作死的又会是谁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