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文公收五鹿(1/4)
重耳t到宋国的求救信号,当然是乐于出兵的。齐桓公之所以成为霸主,无非是因为其尊王攘夷的功绩。如今尊王这一项,他平定太叔带之乱,是已经做了,如果这回击退了老来中原生事的楚国蛮夷,那他这个霸主就坐稳了。
**oss做了决定,该下头臣子们出主意了。还是狐偃在战术上出谋:“曹国新近朝贡于楚,而卫国刚刚与楚通婚,这两个国家又恰巧是主公的仇人。如果我们举兵去伐曹卫,那楚国必要移师来救,则齐国与宋国那边就可解围了。”
文公定谋之后,嘱咐公孙固回去告知宋成公务必坚守。可要与强大的楚国对抗,重耳又担心自家兵少。
赵衰说:“从古至今,大国三军,中国两军,小国一军。曲沃武公当时只有一军,后来献公发展成两军,就灭了霍,魏,虞,虢诸国,拓地千里。我晋国现在,也是大国了,应该有三军才对。”
“要立三军,就得有元帅,你看由谁来担当此任?”文公对此很没底。
“为将者,勇不如智,智不如学。主公要是求那智勇之将,那有的是人,但有学问的,臣能想到的只有郤縠一人。此人虽已五十多岁,但仍然手不释卷,熟读《诗》《书》《礼》《乐》。兵事以民为本,能恤民者,方能用兵。”
晋文公于是召郤縠为元帅,在国中广蓦兵士,立为上中下三军。郤縠将中军,郤溱为佐;狐毛将上军,狐偃为佐;命栾枝将下军,先轸为佐。此外荀林父驾驭御用戎车,魏犨为车右,赵衰为大司马。
操演军阵时,郤縠亲自登坛发令,坐作进退,皆有成规。有不会的教三次,还不会的便以违令论处,施以刑罚。一连操演了三天,阵中奇正变化无穷,指挥若定。众将无不佩服。
正在此时,将台之上忽刮起一阵旋风,将那帅旗生生折为两段,众将见之色变。只有郤縠不动声色:“帅旗折倒,当应在我本人身上。恐怕我不能和诸位共事多久了,但主公必会大获成功。”
大家问其缘故,郤縠只是笑而不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