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重耳周游列国(2/3)
下一站是宋国。狐偃先行与公孙固相会,打个前站。宋襄公此时刚从泓水战败回来,躺在床上养箭伤呢,人都起不来,亲自接待重耳是不可能了。但他毕竟是个“仁义”的君主,对待重耳十分礼重,派公孙固迎于馆驿,以国君之礼相待。
重耳要辞行,公孙固奉宋襄公之命,再三挽留。想效仿齐桓公厚待吧,但因为重耳早年在晋国时已娶过宋女为妻了,便只送了二十匹好马,日日馈赠请宴。
又住了好些天,宋襄公的箭伤依然没有痊愈的迹象,狐偃试探着问公孙固能不能帮助他们复国。公孙固老老实实地说:“公子若想在这里养精蓄锐自是没问题。但若有复国大志,我们宋国刚刚打了大败仗,元气大伤,实在是有心无力。还是转去其他大国,才能成事。”
“你说的真是肺腑之言啊!”狐偃一点没觉得对方是在赶他们走。于是打点行装又踏上了征程。
重耳走后,宋襄公的箭疮一日比一日严重,破伤风嘛,那时又没有消炎药,自是不治。临终前,他对世子王臣说:“不听你伯父子鱼的话,以至于此,你嗣位后,要委国政与他,事事听从。楚国是大仇,世世代代不许与其通好。晋公子重耳若回国,必然得位,合诸侯,到时你好好听从,宋国可得少安。”
宋襄公在位十四年薨逝,世子王臣主丧即位,是为宋成公。论德行能力,宋襄公本不该在五霸之列的,但------史家各有各的看法,也不能太较真了。
第三站将至郑国。郑文公认为重耳不过是个叛逃之人,没地方收留,不必礼待于他。上卿叔詹不同意:“晋公子有三助,是上天护佑之人。不可轻慢!”
“哦?他有哪三助?”
“本来同姓为婚不吉,重耳之母狐姓,与姬姓同宗,但他却有贤名无祸患,此为一助;自从重耳出逃,晋国就没有消停过,这不是天意将要授国于他吗?此为二助;赵衰,狐偃等人都是当世
(本章未完,请翻页)
英豪,他们肯忠心侍奉重耳,此为三助。有此三助,主公应该好好厚待重耳才是。”
“重耳已经那么大年纪了,还能有什么作为?”
“主公若不能礼待他,那就杀了他吧,免得将来给郑国引来祸患。”
一句话惹得郑文公笑了:“太过了吧!那又何必多此一事?”于是传令门官,不许放重耳一行入国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