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齐桓公之死(1/4)
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君王,青壮年时大展宏图,礼贤下士,开创不世之功业。可到老了,却往往犯糊涂,变得昏聩无状,判若两人,典型代表有著名的唐玄宗李隆基。咱们的齐桓公也算得上一个。
他答应了管仲,委政鲍叔牙,把竖貂,易牙,开方三人逐出宫庭,自家的日子可是苦不堪言。没了易牙给做的可口饭菜,吃什么都觉得难以下咽;没了竖貂,晚上怎么也睡不香甜;日间起居没有开方在一旁调笑打诨,他是面无表情,感受不到一丝生趣。
长卫姬来相劝:“您把竖貂他们赶走了,国家也不见强盛啊?反而是您日渐憔悴,左右使唤的人也不能体察您的心意,干吗不把他们找回来呢?”
齐桓公正有此意,可想到鲍叔牙那张嫉恶如仇的脸便有些发怵:“寡人也想念那三个人啊,但已经赶走了,怎么能召回来呢?再说鲍叔牙也不会同意的。”
“鲍叔牙身边难道没有得人应手的人伺候他么?怎么您就不行呢?您老了,何必这般苦着自己呢?如今您只要先召易牙回来为您调理膳食,那开方竖貂两人自会闻风而来的。”
齐桓公听从长卫姬的建议,果然易牙一回来,开方和竖貂两人便闻风而至了。
鲍叔牙自是不依,进谏说:“主公难道忘了仲父的遗言吗?怎么又把这几个小人召回来了?”
“这三个人对于寡人大有用处,于国家并无什么害处,仲父所说的话太言过其实了!”
鲍叔牙眼见齐桓公重新起用这三个小人,心里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又拿桓公无法,心中愤郁发病不起,竟至身故。竖貂这三个小人更加没了制约,开始揽权专断。顺着他们的,不富亦贵;和他们对着干的,不死也得被逐出朝堂,齐国的形势江河日下。
再来说说桓公的家事。当年与管仲三日奏对时,齐桓公曾直言自己有两大缺点:一曰好田;二曰好色。就是喜欢打猎和美女。
因此桓公的后宫也是粉黛三千,燕瘦环肥,什么品种都有。他曾有三位正夫人,分别是王姬,徐姬和蔡姬。王姬和徐姬相继过世了,蔡姬退回娘家,后又改嫁了楚成王。她们都没有生下嫡子。
正夫人之下有六位得宠的如夫人,各生一子:第一位长卫姬,生公子无亏;第二位少卫姬,生公子元;第三位郑姬,生公子昭;第四位葛嬴,生公子潘;第五位密姬,生公子商人;第六位宋华子,生公子雍。其余的媵妾,也有儿子,但不在如夫人的行列。
长卫姬伺候齐桓公的时间最长,且无亏是长子,占着名份,又有宠臣易牙和竖貂支持,耳边风吹久了,齐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