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数数存款已经有(2/3)
路清远从椅子上跳起来也跟着作揖“我原是个普通管事的,多嘴多舌惹人厌的很,你们两人既不嫌弃我,路某自然要感念这份信任。”
此时正厅里茶香袅袅,天日将晚,屋内却并不冰冷,暖炉烘的整个人都暖烘烘的,纪蓉和景飞鸾与照明书局的管事关系又近了一步,这情景落到纪安和纪逢之眼里,让两个几乎没怎么见过世面的男孩子几乎看直了眼。
尤其他们又听到路清远说起什么和阳州、雎云州、十八洲……闺阁、官员、戏班子……之前他们也都知道景飞鸾和纪蓉两个人在写书,哪里知道他们两个写的书这么受欢迎,此外还有一个神秘的墨先生,墨先生是谁?纪安和纪逢之都在心里纳闷这个人好像他们从来没见过啊,不过当着路清远的面,他们十分聪明的谁都没有提起这个话题。
离开了昭明书局,上了车子,一家人出了东门县的城门,准备先把新买的十坛子酒运到琳琅食馆去。
一路上纪安和纪逢之都在出神,他们还沉浸在纪蓉和景飞鸾居然有如此大的本事这种认知带来的震惊里,满脑子都是《西厢记》和《牡丹亭》的伟大,再看偷偷翻红包的纪蓉和赶车的景飞鸾,居然有种货不对板的错觉。
大人物不是都应该像路清远路管事那样一身绸缎,前呼后拥,神情倨傲,一本正经么?
怎么这两个人一个赶牛车种田,一个翻红包数钱还准备开店赚钱?
两本书卖得好,对于纪蓉来讲确实是个好消息,但也仅仅是好消息而已。她没有马上准备推出第三本书,这两本书还在热卖期,总要给读者们一段时间将它们消化了,知道了“墨先生”的妙笔,往后再接着推出第三本书。
曾经的王实甫、汤显祖不也是竭尽精力才能写出一本千古名作么,再好的作家也没有一年出三本的业绩,所以为了不太过引人瞩目,纪蓉才做了这个决定。另外她还想好了,以后的新作都要在作者里加上原著原本作者的名字,虽然他们和自己并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了,但纪蓉不想要这些曾经在原来那个世界闪耀过光华的文人们在这里连个文名都没有留下。将原作者和墨先生都作为联名作者,也算作是让那些曾经在华夏的大人物也在这个异世界留下笔墨和传说的一种做法吧。
翻了翻红包,路清远替他们想的很周到,里面有两张银票,两个银锭子,还有一贯铜钱。
两张银票分别是五十两,两个银锭子各是十两,一贯铜钱等于十两银子,所以这次分成足足有一百三十两银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