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奏对(2/4)
庸子夫叹道:“前日已然试探,君上不应,今大夫遇刺,可为良机!大夫受君上信重,诸卿皆望大夫项背。”申大夫你最得君上之心,我们只能在后面看你的背影,不敢比肩,这件事情,只能请你去进言了。
吴升又问:“君上之虑,国老可知?”
庸子夫道:“君上忧急,不在九真,而在鱼国。”
今夜庸仁堂当真忙碌,正谈论时,冬笋上人又报,有司徒钟固门客求见。
吴升召他上堂,冬笋上人下去之后,很快又折返回来:“那门客走了。”
吴升诧异:“这是什么缘故?”
冬笋上人道:“那门客听说国老在,便称不再叨扰居士了。”
庸子夫闻言,捋须而笑。
好吧,事情已经明了,在自己闭关炼丹的这些日子,这帮卿大夫们都不约而同谋算好了,要以自己遇刺为由头,鼓动国君南征。
但庆予却担心鱼国趁虚而入,因此始终没有同意,而大夫们却不认为这是个问题,或者认为这个问题完全不用担心。
所以吴升一出关,大家又来鼓动他出头了,毕竟在这些卿大夫眼里,庆予对吴升是相当不一般的。
琢磨了一晚上,吴升决定往宫中拜见庆予。他现在颇有几分被架在火上烤的意思,堪称“众望所归”,国中大夫们都眼巴巴等着他出头,他如果不出头,等于得罪一大片人。
从内心来说,他也认为大夫们的想法是对的,尤其国老庸子夫说得更加明白,不想办法筹措财物、壮大人口,明年楚人再来索取的时候,拿什么交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