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利古里亚柑橘(2)(2/4)
切萨雷也觉得这个弟弟总算肯动动脑子,“你说的对,但现在父亲没钱了。”
胡安十分苦恼,“是啊,父亲没钱了——”家里现在有多穷,他很清楚,就连波吉亚宫的金银珠宝都全搬走送人了。
唉!胡安顿时泄了气,“那怎么办?从哪里弄钱?”
“别着急,父亲还在派人清点仓库和账本,要查完账本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钱。”
露克蕾莎不太清楚梵蒂冈的经济来源,便问:“教皇有什么收入?”
“最大的收入是各个教区的什一税。”
什一税是什么呢?就是经济活动中的商品的价值,十分之一是属于教廷的。这笔款项由教皇国地区的各城领主按年集中缴纳给梵蒂冈,根据物价有波动,旱涝保收;然后是教皇国地区的矿产,该项收入也很丰厚,一年有数万达克特之巨。
罗德里戈之前是副秘书长,对教廷的财政来源很清楚。英诺森八世之所以在胡乱花钱之后国库还能剩余4万7千达克特,是因为几年前一位佛罗伦萨人在奇维塔韦基亚附近的山里发现了一座储量丰富的明矾矿,这座明矾矿一年便能为教皇带来超过5万达克特的收入。
明矾在人民生活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影响力不亚于作为主食的小麦。明矾用于布料的染色过程中的固色环节,还广泛用于净化水质。净化水质用量不大,基本都是用来固色。光是意大利中部和北部地区,每年用来高价从奥斯曼帝国购买明矾的费用就高达十几万达克特。
奇维塔韦基亚明矾矿的发现,大大降低了意大利境内染料商的成本,大大丰富了教皇金库的厚度。这笔收入也是固定的,还可能一年比一年高,据称,这座明矾矿的储量极为巨大,继续开采个20年不成问题。
露克蕾莎一听这个情况,马上问:“那为什么不增加开采?现在的开采量肯定不能满足整个意大利,别的小明矾矿产量远远不够,对吗?”
“对。”切萨雷点头,“这个问题我也问过父亲,父亲说,矿场的开采能力有限,要想多开采,就要增加工人,那么投资也会增加。”
啊,明白了,这就是个投入产出比的问题。她一下子就想到了,应该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在不增加工人的情况下想要增加开采量,那必须改进开采程序,要用机械代替人力或部分代替人力。
除了列奥纳多·达·芬奇,还能有谁呢?
切萨雷这会儿又觉得妹妹有点奇怪,“你怎么总想着这个达·芬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