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1/1)
只不过前朝末帝禁了边境贸易,本朝先前也没在意这事儿,还是傅首辅入阁后,这些年才慢慢开放了边境贸易司。只可惜规模也不大,更兼路途遥远,成本高还有危险,大商人们都有了稳定的事业,并未将心思放在这上头。
如今朝廷显然是要支持商贾做买卖,还拿出了内务府的东西,那可都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好物件,运作得当,几百倍之利也不是不可能,刚刚被朝廷咬掉一块肉的商人们自然就盯上了这笔买卖,准备给自己好好回血。
沈钰的表面功夫做得极好,午膳同商人们一道吃,菜式也一样,并不摆任何架子。
商人们摸着良心说,只要沈钰不开口不惦记着割他们的肉,就这副平易近人的样,还真特别拉人好感。别说,就算刚才商人们被他扒拉了脸皮,现在看着他这么温言浅笑,时不时还同他们唠会儿家常的模样,也很难真的把他恨上。
这可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茶足饭饱,商人们也收拾好了碎成几瓣的心脏,继续和沈钰谈正事。
让沈钰高兴的是,这会儿商人们终于不再拐着弯儿跟他谈加税的事儿了,特别爽快地放弃了抵抗,转而专注于拍卖之事。
这才对嘛!沈钰暗暗点头,含笑看了一眼,这才开口道:“你们也知道,内务府乃是陛下私库,里头可都是好东西。你们要是拍下了这条贸易线,就相当于给陛下卖东西,说出去多体面!现在暂且开设茶叶丝绸瓷器首饰这些线,一条线的时间为十年,五十万两起拍,前两年免去你们的赋税,赚了多少都是你们自己的。第三年才开始交税,若是干的好,十年之期到了,想要继续拍,还能折点价,这条件够优渥了吧?”
沈钰说了这么一大堆,商人们就只抓住了一个重点:前两年不交税!真要做顺了这买卖,利润未必比他们现在手头的买卖少多少。要真是前两年不交税,就算拍下贸易线花了银子,头一年就能把银子挣回来,第二年就是净赚。这么一算,商人们顿时呼吸都粗重了几分,那说什么都得拍下一条线试试啊!
不就是银子吗?他们还真不差钱!
沈钰微微扬唇,你们自己合计去吧,反正这根胡萝卜已经吊到你们面前了,吃不吃,那就看你们自己了。
至于朝廷,拿一堆内务府积存下的东西换来几百万两白银,张清现在都快把牙都给笑掉了好么!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三更大概十一点
沈钰:忽悠人,我可是专业的
张清:少年,我看你骨骼清奇是个可造之材,不如来户部发光发热?
季尚书:滚!沈钰这边初战告捷,傅卿珩那头进度却极为缓慢。没办法,沈钰对上盐商,不但有上辈子丰富的从商经历做后盾,还有身份上的压制,哪怕商人们恨不得一刀把他捅死,碰上沈钰该陪笑还得陪笑。
应该说,在这个阶级分明的朝代,沈钰这般已经给足了商人们面子,换一个人,就算连商人的面都不见,也不是什么大事。
傅卿珩那边却没那么简单。盐课牵扯的人员实在太广,盐价久高不下,归根结底就是盐课程序太多,盐税奇高不说,还都落进了私人的口袋,国库根本没能进多少账。
拿现在的盐课来说,盐课清单有奏销正课二十项,考核九项,还有各种杂项林林总总将近五十项,过一道项涨一点价,一引盐三百斤最初不过二两银子的价格,经过重重手续后,最终就到了十四两银子的高价。盐商更加要赚钱,到了百姓手里,盐价已经一百五十文一斤,由此可见,盐课的水有多深。
傅卿珩要精简盐课,只保留十项,其余的都要删减,人事安排就是个大问题。哪怕傅卿珩正是吏部尚书,专门负责官员考评和调动,这会儿要安排这么多的官员,也颇觉吃力。
好在沈钰这边开了个好头,傅卿珩便将分在沈钰身上的心神收了回去,全神贯注地开始和盐课官员死磕。
熟悉傅卿珩行事风格的人都知道,一旦傅卿珩认真了,就意味着有人要倒大霉了。
果不其然,盐课官员直接被傅卿珩罢免了大半。那些非暴力不合作的,傅卿珩全都痛快地把他们削成了白板,还有垂死挣扎想要反抗一波的,直接被傅大佬抓住小辫子下了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