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1/1)
沈钰则打趣他:“若我没猜错,你那院子可没打算租出去吧?怎么突然改了主意?”
对方憨笑挠头,低头搓手道:“您是有大本事的人,一省解元,绝对榜上有名。您住了我院子,也能让我沾了几分喜气不是?”
方安大笑,促狭地看了沈钰一眼,调侃道:“看来这回,我们又要沾你的光咯~”
沈钰忍不住白他一眼,这货上回在渊城租的院子,因为中了三个举人还出了一个解元,把房主喜得见牙不见眼,当场就把他们给的房租还了回来,还喜滋滋地开口道:“沾了您几个的光,我这院子也成了吉宅!下回再租出去,租金都得高一截!”
据说,沈钰住的那间房,被房主打扫得干干净净,特地挑了个黄道吉日,让他儿子住了进去,就为了沾沾沈钰的喜气。
方安这话,是拿这事儿在打趣沈钰呢。
知晓内情的周兴也在偷笑,方安这家伙一天不嘴贱就不自在,一路上遭了不少罪,这会儿满血复活了,他的战斗力也上来了,贴着沈钰的耳朵小声笑道:“这回你要是再中个会元,说不定房钱又省了。”
沈钰无语,心说你们一个个的都什么毛病,怎么突然之间对我的要求就这么高?普通人中个榜就欢天喜地激动得恨不得出去跑三十圈冷静冷静,你们倒好,开口就是会元,可真是看得起我。
要是方安知道了沈钰内心的腹诽,必然要喊上一句冤:讲道理,是你这家伙从来就没考过第二,霸占着第一的位置死活不让人,那大伙儿也只能往第一名上头想了。
惯性思维害死人啊。
到了院子一看,沈钰几人心里更是满意。这院子很是敞亮,景致也不差,院内还有假山流水,后花园里挖了湖,湖里据说还养了鱼,几树梅花开得正艳,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这院子,必须租!要是再拖,怕是再也碰不上这么合心意的院子了!
院子这么上档次,租金自然不低,几乎是渊城那座院子租金的四倍。对方还特地向沈钰等人说明了,后院有口井,能自个儿打水喝。除却这一点,样样都要用钱。柴火三文钱一捆,黑炭更贵,一盆就得一户人家小半个月的花销,便是夜香……专人来收,也是要花银子的。
总而言之,处处都得用钱。
沈钰听着,不由感慨,果然是京城居,大不易啊!古人诚不我欺。
京城居易不易,得看这人兜里的银子足不足。
沈钰怀里揣着六张百两银票和不少碎银子,方安更不用说,土大款一个,周兴不显山不露水,看着家底儿也不差,都是不差银子的主。难得都满意这院子,几人当场就交了租金,对方乐呵呵地跑去烧了炕,一边等着屋里暖和起来,一边帮沈钰他们搬行李。
方安等人一直生活在新安县,还是头一回见着火炕这东西,等着屋里暖和了,几人顿时大感惊奇,追着房主问了个清楚明白。
沈瑾摸着下巴,点头叫好:“这个好!回去让人试试看能不能做出来,爷爷年纪大了,畏寒,有了这个火炕,冬天在家也不会冷了!”
沈钰却直骂自己真是shǎ • bī了,怎么家里盖新房的时候忘记这个过冬神器了?回去赶紧做一个!
方安和周兴也说好,房主见他们对火炕感兴趣,也多说了几句。匠人们盘炕的时候他都在一旁看着的,主要程序他都熟,这会儿也说得仔细,沈钰认真听了,打算回头就拿笔记下来,谁让他不会盘炕呢?
上辈子沈钰也是南方人,家里压根没弄过这玩意儿。后来发达了,家里各种电器不要太多,更加不会盘炕了。也怪不得他一时间都没想到火炕这个神器。
说话间,大伙儿已经将东西搬得差不多了。方安带的人多,行李也最多,沈钰和周兴便把正院让给他,自己住了偏院,反正宅子大,住得也不挤,每间屋都有炕,在哪儿都没差。
打听完火炕的事儿后,沈钰又开始向房主打听京城举子的情况,打算了解一下对手。
结果听到的答案简直让沈钰呛死。
如果说三十年前京城最出名的人是傅卿珩大佬的话,这几年京里最有名的天才便当属陆太傅家的嫡长孙陆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