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2/2)
正巧他的信上写着他可能会来这里拜访,要是来了,这不是现成的打听人选吗?
当然,他们不会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他那里,而且这事情也不能拖太久,已经断了这么久的联络了,感觉……凶多吉少。
但是这样太可惜了,如果是还在呢,只是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写信,那他们及时伸出援手就能救下他的一条命。
这么长时间都坚持了下来,要是在黎明前夕倒了下去,实在是太让人遗憾了。
林川柏也支持这件事情,干不干预的另说,打探消息,不难。
他们两个就挑了个休息日,说听到了通城的特产,想要去买一些回来。
听到他们他这个理由,林杜仲:“……”
这就是现在的年轻人吗,不过去走走也不是什么坏事儿,他点头:“行,去旅游吧,孩子交给我。”
带个孩子不是什么难事。
南溪农场那里原本是林地和荒地,现在改造成了农场,有陆陆续续到这里来改造的人,也有来支援的知青,不管是哪一方,都很辛苦。
因为他们是来这里开荒的,开荒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而且人越来越多,土地就这么大,产出的粮食有限,分到给每个个人自然就越来越少了,尤其是那些被送到这里来改造的人,他们会被分去干最脏最累的活,吃的也是最差的,他们也不被允许出去。
是被管的最严的。
他们在这里是拿着钱都没地方花,让人唏嘘不已。
因为那边有知情,所以俞向安他们打听起来就以那里的知青作为切入口,知道了不少消息,大致知道了那里的规模和限制。
在跟店长说起投稿还没有回复的时候,俞向安不经意的把话题转向了南溪农场,“店长,你对这个农场有什么了解吗?我有个朋友,想让我帮他打听,你也知道我初来乍到的,南溪农场我怎么了解。”
刘恒波听到她这话,目光一闪,“你朋友打听这个做什么。”
俞向安看了看四周,没有人,但还是低了声音,“店长,这事儿说起来不大好听,她有个亲戚在那里改造呢,之前每隔一段时间会有一封报平安的信给她,但是现在我那朋友已经大半年没收到了平安信了,她担心出了什么事儿,但这天长地远的,知道我在这里,想着近一点,就问我知不知道,你说我这怎么知道,这件事情又不好大张旗鼓的去问,这可真是愁死我了。”
刘恒波沉默了一会儿,垂下眼帘,“你是想知道她那亲戚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