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1/1)
晴雯撇撇嘴,她倒通透的很:“姑娘莫要担心,这不是作孽,反而是助佛门扫清门户。您想想,从前咱们在贾家住的时候,那水月庵里的尼姑们都做些什么?”
黛玉愣了一愣,才说:“呃……蒸馒头?”
晴雯“噗嗤”一笑,林妹妹这嘴上俏皮的功夫可真是不改,贾府怀有偏见,说三道四把这叫做刻薄,可晴雯从后世来,最欣赏女子富有幽默感。
水月庵还真是蒸的一手好馒头,因而获得了馒头庵的诨号。晴雯倒不是说这个:“从前那水月庵的尼姑师傅们没回来都跟府里化缘,初一十五的月例香供银子贾府那可是每回都断不了的姑娘可知道?”
黛玉点点头:“贾府那个婆子叫余信家的,专门管着往各庙里布施银子香火钱,有时候余信家的跟水月庵的师父咕唧半日,便是合计这事。”
晴雯笑道:“如此一来我们便可知道水月庵并不缺钱,本来宁荣二公当日修造铁槛寺,现今还有香火地亩,以备京中老了人口,在那里停灵。馒头庵和水月寺一势,也算是贾府的家庙了。”
这在贾府不算什么秘密,稍微有些灵通的婆子丫鬟们都知道,黛玉不懂晴雯要说什么,侧耳倾听。
“姑娘可知那水月庵的尼姑和小尼姑智能儿常去寻那惜春姑娘说些似是而非的佛法教义,明面是宣扬佛法,暗地里却给诱拐几个小丫鬟使唤,便是周瑞家的明里暗里骂那些尼姑秃歪剌一般。”
黛玉叹息:“这些人待在佛门净地,不想着修行,却竟然存了这等龌龊心思,可真是……”
晴雯深以为是,她前世里便遇到过这种人,假托教派名义,打着修行人的旗号,实际上却是xié • jiào徒,总是盯着高门大户,或是企业高管、或是名校教授,要么劝那些人捐钱,要么劝那些人断发修行。
若只是修行也算是劝人向善,却偏偏让人家捐了家财;若是捐家财给宗教或是行善事也行,却偏偏让人家把钱财给他,之后拿那众多钱财,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
晴雯前世作为一名单身女性高管,自然也被这帮骗子给盯上,一开始晴雯以为是修士讨论会,便欣欣然前往。
没想到去了以后才发现牛鬼蛇神,自己个儿建立了教主、教义,与官方已知的宗教毫无任何关系,偏偏引得那么多人上当。
可惜晴雯长在红旗下,自幼就信奉“一切可靠自己双手努力获得”这一套朴素的价值观,那些人嘴上传播的“构建健康的全息之网”、“回归幸福天性”只能让她忍俊不禁。
她闲闲问对方:“你可认为菩提流支版的《金刚经》比鸠摩罗什版的如何?”
好一个田雯,小小一个问题,将来劝她的xié • jiào徒们打得落花流水,对方脸红一阵白一阵,半响才说:“我们只听教主所让我们通读的教材。”
好么,打着人家的旗号骗人,却连人家的经典都没读过,田雯当下就告辞。
没想到穿越后居然也遇到这种人,真是古今都有这等骗子。想到那净虚师太逃亡异乡,晴雯忍不住的乐:“她留在京师只会给惜春洗脑,看中了惜春名门贵女的影响力,又看中了贾家的财帛,若是惜春在她那里出家,贾家肯定会多加供奉,便是惜春本身应得的那份嫁妆也少不得了要落入那几个假尼姑的钱袋里,如今她逃亡异乡,惜春可躲过一劫。”
黛玉被她勾起了心事。惜春的结局她是知道的,贾府龌龊肮脏,女孩儿能有什么好名声?又无人真心实意为她的未来筹谋,出家倒真是一条清净路。
可惜出家却没找对庙,生生进了假尼姑窝,以后不知道还要被怎么磋磨。
惜春和黛玉交集不多,可在贾府的时日里,黛玉觉得她还有些活泼天真,万万想不到以后她会变得孤僻寂冷。唉,在贾府那般泥淖里,孤僻些才能不同流合污。
不管如何,黛玉此番还想改变惜春的命运。
作者有话要说:现在汤圆在全职写作,也不知道所做的对不对。
因为自己不像是有天赋的人啊。
不管怎么样,想去为自己活一次。
之前一直在为别人的目光而活,努力学习,考到好学校,找到好工作,拿到高收入,可是不管是所学专业还是从事的工作,都不是我自己喜欢的。
活着是为了什么呢。
所以现在想即使走在一条磕磕绊绊的路上,也想不枉此生一样的走下去。
就当是经历一个晚到的叛逆期吧。黛玉这边厢盘算如何营救小姐妹出火海,那边下人来通报,道是镇南侯府上三公子来府里拜会。
原来是傅云飞来了,黛玉摆摆手:“爹爹还在衙门没有归家,派人去跟他说一声。你们先把人迎进外书房等候,上都匀毛尖,让爹爹身边的门客去陪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