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1/1)
林如海是真的觉得女儿好本事。才丁点大,便知道用人做事,想到那梦里她无人可用,孤零零在贾府任人欺负,心里不由得升起一阵不服气,哼,我林如海的女儿,岂是你们商户女可比得上的?!
黛玉倒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她补充道:“晴雯也是忠心耿耿,刚到我身边,便主动提出要取身契过来。”
这些小事林如海不去管它:“中秋节府里有一批人要送节礼去京里,到时候着个管事办这事便可。”
这时候下面有丫鬟送上香茗,这时候克化的差不多,正是用茶的时候,林如海和黛玉端上了茶盅,慢慢品茶。
晴雯进屋来便看见暖阳下父女俩品茶的身影,她瞧着也舒坦,自己金尊玉贵的林妹妹,这般无忧无虑养在扬州家中才是合适。
心里这么想着,往前纳了个福:“回老爷回姑娘,东西送来了。”
林如海打眼一瞧,却是一个青瓷小碟上端端正正放着一丸药,他奇道:“这是何物?”
黛玉在旁解释:“女儿在京中居住期出府散心,陪着外祖母去了一家道馆,道中有个老神仙一般的观主,瞧见女儿就给了女儿这一丸药,说是服下能延年益寿,女儿挂念爹爹,特特带到扬州家中献给父亲。”
“噗!”林如海差点将口中的茶水喷出去,他正了正色,“玉儿,须知这神僧道不可轻易相信,虽然你这一回住在贾府,府里的大老爷平日里好些丹药之法,但不是君子所为。”
黛玉听得哭笑不得:“这可不是大舅舅那般。”到底晚辈不好说长辈坏话,她点到为止,“反正爹爹吃就是了。”
女儿冰雪可爱,又噘嘴甩赖,林如海拗不过,还有什么可说,他拿来那丸丹药,搓成十几个小粒,囫囵用茶水喝了。
晴雯瞧着心里感动,到底是疼黛玉,连是什么都不查验便二话不说吃下去,说起来林如海这父亲做得真不赖。
只能希望那三头可爱的小象不白走这一趟,送来的东西能靠谱点,让林如海平安康健下去。
见林如海吃了药,黛玉颇为满意,又想起第二件事情:“爹爹,若我接收府中诸事,可否能任免管事?”
“噢?”林如海扬扬眉头,没想到女儿还有这成算“玉儿,更待如何?”
黛玉小声说:“子不言父之过,但女儿既然接了这一档子事,就不由得不说,府中上下贾府的老人太多,又惯常倚老卖老。若是行动起来多有不便。”
她向来也知道母亲在世时重用自己的陪房,导致贾府如今到处有些贾府的家生子。这些奴仆从贾府来,自然也耳濡目染沾染了些贾府刁奴们的坏习气:聚众dǔ • bó、偷奸耍滑、贪墨,应俱全的全挂子的毛病。
贾敏去后,林如海心思涣散,也没有心思收拾这档子事,是以那些奴仆有些不老实的。林如海是知道这些事的,因而大为赞许:“那起子刁奴,是该好好整治了,你不要有顾忌,由着你处置便是了。”
有父亲的这句话打底,黛玉心里便安定不少,她年纪尚幼,到底怕撵走了母亲的陪房有些不妥当。
这档子事请示完了,黛玉又问第二桩事:“父亲大人,我可否请几个医术高明的医师医女在府上荣养着,给他们开个小医馆,平日里看病,有空也调养着家中人?”
“这……”林如海顿住了,“养几个人倒无妨,京中那些豪强显贵也有养的,只是开医馆却不好。难免有些闲杂事纠纷,若是有那治不好了的病症,家人无赖,讹诈到林府,或是被人抓住把柄参奏一把,都是祸家的由头。”
黛玉没想到这个:“女儿是想着开医馆,为的有三:其一则不让先生们镇日里无事,二则做大夫的多练练手见见外面的疑难杂症总是没错,三则也能节约些开支。”
节约开支,没想到我玉儿倒是个管家的好料子,林如海又不觉好笑。
作者有话要说:——————————新书求预收宋代背景重生文《醉花阴》————————
文案:一开始,太子赵佑一脸冷漠:明家素来支持贵妃一系,他家三娘子忽然对我示好,其心必诛!
后来,赵佑一脸宠溺:好好好,是是是,月奴说得都对!
新书二求预收:宋朝背景《汴京买房记》,无情搞事业!瞧着父亲的脸色变了,黛玉自己心里也犯嘀咕,要知道自小被父亲教导,所谓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君子口不谈财,镇日里算计锱铢,满嘴的铜臭,哪里是姑娘家的做派呢?
要说放在从前她自己是决口不提这些的,梦里她便是这样,虽然隐约觉得贾府下人们说自己打秋风不对,但从未认真去盘算过林府到底有多少资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