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1/1)
太后感叹道:“真是没想到她还有这等遭遇,是个苦命的孩子,和亲公主,入的可是虎穴之地,怕是过不了几个月,就没了命。”
说完这话,太后目光闪烁着精明的微芒,“行璟,你应当知道,你父皇属意的太子妃,乃是上京的高门贵女。不管宋清辞是不是庆隆帝的亲女儿,她身上已经刻上了前朝的烙印。”
裴行璟沉声道:“孙儿知道,可孙儿属意的太子妃,不会是其他人。”
太后是过来人,想的更多,“眼下你储君之位稳固,可是老大、老二和老四,难道不想取而代之吗?还有六皇子,亦是嫡皇子。宋贵妃正在为老四张罗着皇子妃人选,常常请傅家那女儿去她宫里小坐。若是老四和傅家成了姻亲,势必会对你造成威胁,老四还有宋贵妃,明面上温润亲和,实则藏着狼子野心。高门贵女,才能给你更大的助力。”
裴行璟不疾不徐,带着身为储君的气定神闲,尽显山河尽在他手的威仪和大气,“皇祖母说的这些,孙儿很清楚。可是没有高门贵女当太子妃,孙儿照样可以坐稳储君之位。若是孙儿需要仰仗妻族的势力,这天下,不应该交到孙儿手里。”
听到这番话,太后甚是欣慰,太子确实有这个能力。
太子能文能武,颇有魄力,这天下,大半是他打下的,在处理朝政之事上,亦是十分清明优秀,备受百官称赞。户部里的官员,一直块难啃的老骨头,紧紧把握着财政,就连皇上,明知道户部不干净,可也不敢动他们这些老臣。
太子清查户部,先礼后兵,打蛇打七寸,直接换掉户部及各州县户关上的贪污受贿、别有异心的官员,从根本上避免了户部官员贪污赋银的可能。
不依靠妻族,太子确实可以照样坐稳储君之位。
这样看来,太后没有什么可反对的,她最后问道:“行璟,你是真的认定了清辞那丫头?”
裴行璟唇角漾起清浅的笑,“是。”
太后并不过分插手儿孙的私事,感情这种事情,阻拦是没有用的,只会适得其反,再者,裴行璟做事之前三思而行,他很清楚自己的抉择,太后不需要为他担心。
“那清辞又是什么想法?”
裴行璟有些无奈,“她还没有同意。”
太后眉梢挑起来,惊讶过后笑着摇摇头,“这确实是清辞这丫头的性格,怪不得她最近来寿康宫的次数少了些,感情这是在躲你呢。”
视线落在黄花梨木案桌上,太后再一次问道:“这几张画像是你父皇送过来的,你可要看一看?”
裴行璟回道:“皇祖母,孙儿暂时不欲立太子侧妃。”
只所以加个暂时,是因为他知道,在太后面前只能这样说,需徐徐图之,不然太后绝不会同意。
暂时不立太子侧妃,太后可以理解,毕竟宋清辞还没同意太子的情意,若是有了太子侧妃,怕是更加不会同意了。
“既然这样,太子侧妃的事情以后再说。你既然将事情告诉了皇祖母,那你希望我做些什么呢?”
裴行璟笑了笑,“皇祖母不用做什么,还和往常一样即可。只是,若是日后父皇知道了此事,需要皇祖母为孙儿美言几句。”
太后语重心长的道:“行璟,皇祖母喜欢清辞这丫头,可皇祖母,更疼爱的是你。太子妃人选关乎着前朝,我可以理解你的想法,但你父皇,一定不会同意。到时间,如若你和宋清辞彼此有意,她又能担起太子妃的职责,皇祖母自然会站在你这一边。”
太后这样的表态,等于是半同意,她疼宠裴行璟,所以才不愿反驳他的话。
自从裴行璟的母亲离世后,一夜之间,他成长了许多,太后从来不用为他操心,各方各面他都做的很优秀。可正是如此,太后更是心疼他,希望他可以找到一个真心待他的姑娘。
出去寿康宫,夏日的夜,白日的灼热散去,吹来的清风怡人,银辉下是裴行璟颀长的身姿。
盛厉出声,“殿下,奴才斗胆问一句。”
裴行璟淡淡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