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1/1)
不过一想到宋清辞,裴云薇心里的恼怒消散不少,收回的下巴不自禁抬高,有些得意。
宋清辞回宫才两年时间,在宫外长了十几年,连启蒙都只能跟着一个老秀才启蒙,八成小时候都没听说过“礼仪规矩”四个字。
虽然宋清辞平常看着装模作样挺端庄的,但到了动真.枪的时候,贫穷人家出身,身上的粗鄙之态肯定会显露出来,待会有宋清辞出丑的时候。
陈香君走到裴云蓁身边,也指出了她几处不足之处。
裴云蓁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丢脸的,大大方方的按照陈香君的要求调整姿势。
裴家之前长年待在晋阳,晋阳风气要开放许多,不似上京那样讲究诸多繁文缛节。再者,虽然裴云蓁和裴云薇自小习规矩,但请的教养嬷嬷并不是宫廷出身,自然教导礼仪不如宫廷里严苛。
况且,时移世易,在裴云蓁还有裴云薇是晋阳留守的女儿时,她们无需过度讲究这些礼仪。如今成了公主,要求跟着变化,原本只需掌握七成的规矩,现在标准就要提高到九成。
所以裴云蓁礼仪有不足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改了就好。
陈香君又走到傅令容身边,倒没说什么,“傅小姐站姿很标准。”
傅令容高门贵女,又是上京有名的才女,从小跟着宫廷嬷嬷习规矩,经过多年的熏陶,这些礼仪对她来说不是难事。
陈香君走到最后,看到宋清辞的时候,眼睛一亮。
她自然知道这位平宁公主的身世,从小长于宫外,家境贫寒,勉强顾着温饱,至于请教养嬷嬷习规矩,听起来像天方夜谭。没有习过规矩的人,在细节上很难做到自然而不出错。
可面前的宋清辞,仪静体闲,柔情绰态,骨像应图,风姿绰约。
站姿、肩膀摆平、面上的笑容等,挑不出一点错。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不仅没有不足之处,反而看着赏心悦目,仿佛礼仪已经刻进她的骨子里,不带一丝僵硬和刻意,行云流水般赏心悦目。
陈香君笑着道:“平宁公主礼仪很完美。”
听到这话,裴云薇、裴云蓁、傅令容等人都转过身子去瞧宋清辞。
盯着宋清辞,裴云薇脸色带着刻薄和不屑,没想到宋清辞还有两把刷子。
而裴云蓁冲她笑了笑,朝她竖起大拇指。
傅令容面上带着浅笑,心里却不那么平静。
在今天之前,傅令容并没怎么将宋清辞放在心里,诚然,宋清辞瑰姿艳逸,润秀貌美,但她的身份摆在那里,宋清辞从来不是她的竞争对手。
傅家人尽心尽力培育她,所瞄准的自然是太子妃。
不过在无逸堂读书的这一段时间,傅令容不得不重新看待宋清辞。能得太后喜爱,又能与裴云蓁交好,不只是一副好皮囊可以做到的。
再加上今日,陈香君方才只夸赞了两个人,一个是她,另一个便是宋清辞。可是在听到陈香君对宋清辞的称赞之后,傅令容突然觉得有些难堪。
陈香君夸赞她做的标准,可对宋清辞的夸赞是完美,这两个词的含义千差万别。有宋清辞做对比,傅令容引以为傲的端庄和淑雅,一下子沦落成为陪衬。
听到陈香君那样夸赞她,宋清辞浅浅一笑。
没有人天生就能做到完美无缺,所谓的完美,建立在大量刻苦训练的基础上。
其实在被选中成为平宁公主的那一段时间,几个嬷嬷连番训练她的礼仪,头上顶书、一个微笑、抬手的动作等,训练成百上千遍,这些她都经历过。
起初庆隆帝并没有告诉皇后宋清辞不是他的亲生女儿,一个突然冒出来的私生女,前朝皇后有心让宋清辞吃点苦头。
派去的几个嬷嬷整日什么事情都不做,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她。不管是走路、坐姿、睡姿、用膳、饮茶还是微笑和说话,但凡宋清辞有一丝做的不标准,这几个嬷嬷火眼金睛般,手中的戒尺立马敲上去。除了拿戒尺打手心,还不让她用膳。
面前站着一群面无表情的、抹着头油、油光发亮的嬷嬷,手里拿着长长的戒尺,那种恐惧和压抑之感,宋清辞到现在还记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