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1/1)
太后眉间的皱纹舒展,裴行璟孝顺,她心里高兴,但到底更多的是心疼,“平日有清辞、蓁蓁陪着哀家,你白日累了一整天,回去东宫早些歇息,得闲的时候再来寿康宫就行。”
裴行璟温声道:“皇祖母有平宁公主陪着,这是嫌弃孙儿了?”
太后爽朗的笑出声,“清辞这丫头贴心懂事,若她是哀家的亲孙女,那该有多好。”
宋清辞盈盈一笑,打趣着开口,“太后虽然只有两个孙女,但是以后会有好几个孙媳妇陪着您,等日后殿下成亲,有了太子妃。太子妃整日陪在您身边,到时候太后您怕是要将清辞给抛到脑后了。”
太后笑着用手帕抹了下眼角,擦拭掉笑出的泪花,“瞧瞧,你和太子说的一样,哀家难不成是那见一个爱一个的负心汉?”
宋清辞笑着,清和的出声,“太后你自然不是负心汉,天上的王母娘娘都比不上您尊贵和慈和。”
太后脸上的笑意未消,“有清辞陪着哀家,哀家整日都是舒畅的。”
宋清辞长的好看自不必说,人又机灵,善于察言观色,什么话都能说的太后心坎里,这份懂事并不是谄媚和奉承,而是真心的陪在太后身边。
裴行璟静静注视着宋清辞,她这样的姑娘,想来以前在宫外时,也是很能讨那些邻居大娘喜欢的。
他当初让宋清辞去寿康宫陪着太后,相处的时间久了,太后将宋清辞当孙女看待,等到太后知晓他对宋清辞的心意时,应当不会太过阻拦。
太后说起正事,“哀家刚才在和清辞说伴读的事情,谢家和宋家的女儿不愿进宫,行璟,你觉得哪家的姑娘适合当清辞的伴读?”
裴行璟一肘搭在坐塌间雕漆小几,坐姿透着几分轻松,“五弟、六弟、蓁蓁还有云薇,尚是孩子心性,身边不能缺监督他们的伴读,平宁公主心性沉稳,没有伴读也可以。孙儿得闲时,也会去抽查公主与蓁蓁她们的学业,皇祖母无需担心。”
太后道:“你自幼读书就好,你父皇抽不出时间,有你抽查他们的学业,哀家可就放心了。”
宋清辞在一旁静静听着,有太傅教导不说,太子还要抽查她们的学业,太子习过武,他若是拿着戒尺打手心,肯定很痛。
眼看天色不早,宋清辞从寿康宫离开,没走多远,她觉得不太对劲,抬手摸了下耳珠,发现一只耳坠不知何时掉落下来。
荔枝朝四周看了几眼,“公主,这周围都没有。”
宋清辞问了一句,“待会儿是不是要去领月例?”
荔枝点头应道:“是。”
宋清辞平日只带两个宫女,一个是贴身伺候的宫女荔枝,另一个宫女名绿罗,“天色不早了,荔枝先去领月例,省得耽搁时间。绿罗你留在这里,在附近再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我往回走找一找。”
宋清辞转过身,沿着刚才走过的路,仔细的看着地面。掉了的耳坠虽然不贵重,但她是头一次戴出来,若是丢了终归可惜。
宋清辞离开寿康宫不久,裴行璟也跟着向太后告辞,走到一马蹄莲旁时,他脚步一顿,俯身将地面上红珊瑚莲花耳坠捡起来。
这坠子是宋清辞的,长长的耳坠垂下,行走间微微摇晃,越发凸显的她肌肤白皙。
宋清辞也看到了马蹄莲旁的耳坠,面上露出笑,她欲走过去捡起来,没想到遇上了太子,“殿下。”
裴行璟薄唇勾起,将掌中躺着的明月铛递过去,“物归原主。”
“多谢殿下。”宋清辞伸手接过。
她掉了的耳坠,竟然被太子捡到,更令她惊讶的是,这对耳坠今个是头一次戴出来,太子只在寿康宫陪着太后说了一会儿的话,竟然注意到这是她的耳坠。
一个人递东西,一个人要拿这莲花耳坠,宋清辞白皙的指尖轻轻触到太子的掌心。
裴行璟收回手,慢慢蜷紧,掌心触感宛若轻羽划过,有些酥痒。
找到了耳坠,宋清辞也没有继续留下来的道理,“殿下,那我先回去了。”